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宋代科舉和教育

林意真
(台灣大學歷史系學生)

引用請標明出處

課程:中國史三
教授:方震華
文本:蘇軾〈議學校貢舉狀〉、程顥〈請修學校尊師儒取士劄子〉

前言

    本次作業會先將蘇軾〈議學校貢舉狀〉、程顥〈請修學校尊師儒取劄子〉的文本內容、方向做簡單摘要,並且比較彼此立場之迥異。再來依照作業題目要求分別討論宋代教育、科舉所面臨之問題,而採用的討論手法便是在不同的子題裡分述二人的文章內容與主張,再來做綜合的比較,最後於結尾的部分做歸納與總結。

內文

    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篇雖然是在討論同樣一件事情,但是所秉持的觀念想法非常不同。蘇軾的〈議學校貢舉狀〉主要是在講述取消詩賦而策論取士所造成的弊端,並且為詩賦取士辯論。而關於學校方面,蘇軾似乎希望因循舊制即可;程顥〈請修學校尊師儒取劄子〉對於學校的立場和蘇軾幾乎相反,他對於學校是十分的看重。包括他希望朝廷崇尚教育而使世風振興,並試圖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法來做為興修學校之基準。透過學校選才的管道來逐漸取代科舉取士。而產生出這些討論的背景應該是熙寧四年頒布貢舉新制[1]之前。

(一)宋代教育

    首先,是宋代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從〈議學貢舉狀〉來看,蘇軾提到「使君相無知人之才,朝廷無責實之政,則公卿侍從,常患無人,况學校貢舉乎?雖復古之制,臣以為不足矣」,又在文章下面繼續提及使三代聖人復生於今,其選舉養才,亦必有道矣,何必由學。且天下固嘗立教矣,慶曆[2]之間,以為太平可待,至於今日,惟有空名僅存」。蘇軾對於「以學校取才」是抱持著悲觀的看法,並且認為恢復古制是無用的,甚至這樣的「興學」很有可能會流於空名,就如同當初慶曆改革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從蘇軾的文章中看到當時宋代教育的ㄧ些問題:第一、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出現在朝廷的統治,不能只是希望以興修學校,甚至是以學校取才的方式來解決朝廷所面臨的危機;第二、當時熙寧改革的時候經常會以前一次的慶曆改革為鑑,蘇軾便看到了「興學可能會徒流空名」的危機。這也是回應第一點的問題,如果朝廷未以確實的態度對待政治,那麼許多弊端就會因此而生;第三、而且在這樣興學無用的情況下,所花之費用必然是龐大的開銷,這也會對民生造成影響。

另外,因為制度的修改而造成學子的無所適從也是衍生出來的大問題;第四、蘇軾強調「夫時有可否,物有廢興。方其所安,雖君不能廢。及其既厭,雖聖人不能復。故風俗之變,法制隨之」,強行恢復古制是逆勢而行,必然會導致失敗;第五、學校取士的標準也會造成弊害,以德性取人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人們爭相表現而未有實質內涵,反而更加傷害風氣。而如果要振興風氣,那也要在上位者能夠形成模範以供上行下效之用。而在文章裡就因此強調「至於貢舉之法,行之百年,治亂盛衰,初不由此」,這也是之後文章理蘇軾論辯的依據,而且蘇軾討論主要還是關於貢舉取士的方法,對於學校教育他並未再多加著墨。

然而程顥所持的看法顯然與蘇軾不同,他在文章的開頭便提及「治天下以正風俗、得賢才為本」,接續說明「宋興百餘年,而教化未大醇,人情未盡美,士人謙退之節,鄉閭無亷恥之行,刑雖繁而奸不止,官雖冗而材不足者,此蓋學校之不修,師儒之不尊,無以風勸養勵之使然耳。所以他是認為宋代之所以仍有許多弊端,是因為學校沒有好好興修,而且朝廷也未形成良好的風氣去鼓舞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程顥是認為教育的風氣一但化成、學校好好整飭,那麼朝廷便能德賢才、正風俗。這和蘇軾所持的基本立場是相反的,我們可以從上面對於蘇軾〈議學貢舉狀〉來看,蘇軾認為基礎問題是朝廷的統治態度,只要朝廷的施政確實良好,那麼也就不愁人才;而程顥是認為問題出在貢舉方面,所以朝廷要重振教育來醇化風俗、充實人才,所以對於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便特別看重,也提出詳細的教育、取士的過程與方法。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宋代教育所面的大問題還有它所產生的影響與功能性。在所謂科舉取士而世風衰微的情況下,學校教育是否有能力扭轉局面?如果是要「一道德以同風俗」,能否被確實執行?如果在位者無法做出模範,那麼只是改變考試制度是否能達到興德性、正風俗、得賢才之目的?
   
(二)宋代科舉

    蘇軾在文章中非常著墨對於貢舉方面之事情,而他特別強調若改以策論取士所產生的結果和弊害。先講述「自文章而言之,則策論為有用,詩賦為無益;自政事言之,則詩賦、策論均為無用矣,雖知其無用,然自祖宗以來莫之廢者,以為設法取士,不過如此也」,又言「自唐至今,以詩賦為名臣者,不可勝數,何負於天下,而必欲廢之」。

由此看出,蘇軾對於詩賦取士是抱持著正面、肯定的態度。而在下面則接續講到若是只以策論取士,那麼士人是必將走向偏門,利用「策括」來做為考試利器,這將造成貢舉制度上的崩壞。如同文中提到「謂之策括,待問條目,搜抉略盡,臨時剽竊,竄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且其為文也,無規矩凖繩,故學之易成,無聲病對偶,故考之難精。以易學之士,付難考之吏,其弊有甚於詩賦者矣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宋代科舉所面臨的問題包括:第一、究竟是要以詩賦還是策論取士?第二、在衡量彼此的利弊之後,蘇軾認為策論弊端在於可以投機取巧,而文人無法有紮實的學問根基,這在之後的治國必將產生不良影響;第三、蘇軾在文章也接續講到了當時神宗時期「性命之學」的風氣,對科舉、士人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為此也表達擔憂。

而程顥對於貢舉的看法則是在〈請修學校尊師儒取劄子〉的最後一段講述「臣謂既一以道德仁義教養之,又專以行實材學升進,去其聲律小碎、糊名謄録、一切無義理之弊,不數年間,學者靡然丕變矣。豈惟得士浸廣,天下風俗將日入醇正,王化之本也」,立場明顯的表達對於科舉的反對。我們可以從程顥對於貢舉的談論又可看出幾個問題:第一、既然詩賦、策論取士都有其重大流弊存在,那為什麼還要留有此制度?為什麼不以學校教育所培養之人才做為充實朝廷的來源?第二、社會上各家分裂的說法已經造成了世風的每況愈下,如果要改變這樣的風氣,那麼學校教育是可以有效改善現狀。

(三)總結

    所以總論而言,從這兩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宋代的科舉與教育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一、面對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究竟是什麼造成?而要怎麼去挽救?二、支持不同立場的官員彼此的摩擦。當然這些辯論也造成了朝政上的變動與擺盪,但同時也為這項實施以久的制度做出檢討與回顧。
   




[1] 熙寧四年二月一日(丁巳)正式頒布貢舉與學校的改革方案。
[2] 仁宗朝年號之一,公元10411048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