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飲食與文化:食物與記憶



20150323飲食與文化
童元昭

作業思考:以問題出發,對於「嗅覺」
  • 「以飲食記憶來反映時代巨變。」我們處理當事人意識到的意義、解釋、對飲食變化的理解上。在馬紹爾的一個年輕女詩人,寫了一首詩,講糖尿病(過胖也是一個)和二次大戰的關係。二次大戰之後,飲食習慣發生改變,累積到這一代人身體產生變化,有很高比例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且馬紹爾的醫療是比較簡單,在這裡,有一半的手術竟然是因糖尿病引起的截肢手術。這個年輕女詩人,就在想說為何會這樣。她舉了一個親戚的例子,住在夏威夷,但不敢回馬紹爾,因為他一個禮拜要洗腎三次。
  • 她就從馬紹爾的飲食習慣談起,比如說根莖類作物在飲食上的消失...改吃稻米、吃泡麵(口味強烈的吃法)。因為戰爭的創傷而對食物沒有理智的計算。在戰爭期間糧食不足,日軍對食物管制不足,禁止採椰子、捕魚(怕逃跑)、採收芋頭,飢餓的經驗是很普遍的,也有餓死的經驗。ex. SPAM(肉罐頭,在沖繩竟然是特產)。對身體、經濟不健康,同時也夾著殖民的狀況,多數大洋洲的獨立相當晚,受美國影響非常大。詩:Hooked, by Kathy Jetnil-Kijiner, 2013(very interesting),網站:https://jkijiner.wordpress.com/;詩:http://nzpoetsonline.homestead.com/KJK36.html;疾病背後有其政治經濟學的考慮,想一想台灣有什麼飲食變化,又有哪些飲食幫助我們與過去連結。
Kathy Jetnil-Kijiner

  • 大溪地的飲食也改變,比如說吃米飯、法國麵包(夾薯條+番茄醬;夾炒麵)。
  • 可口可樂殖民主義(cocanization):廠商促銷、依賴口感、不了解飲食性質,導致一些地方的人依賴這些食物、飲料。進入這些島嶼的東西非常不平均時,有時候會失衡(有些東西和追求現代性有關)。飲食並非單純,有其形象,有其認識的脈絡。且島嶼的食物高度仰賴進口,GDP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外國援助,且一大部分放在飲食上面消費出去。且依賴進口食物,便是意味自己生產的食物減少(根莖類作物),且食物跟社會本來有比較細密的關係,現在則改變。在這裡,進口的魚罐頭、肉罐頭非常重要,罐頭取代新鮮的魚(明明這裡是可以捕到魚的)。
  • Food and Memory:食物有什麼特性與記憶有強烈的關聯性?作者希望從各種著作中,延展出不同與記憶相關的面向。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但食物可以從很多面向來看,食物應該要從文化角度理解。以咖啡為例,可以從殖民歷史、不對等貿易、不同咖啡文化切進去看。記憶更是複雜的概念,研究記憶可以從不同學科切進去看,就會呈現不同的概念。在作者的定義之下,「the notion of experience or memory....」作者認為食物與記憶有強烈連結,比如嗅覺,稱為普魯斯特效應(Prost phenomenon, Very interesting!!!)。嗅覺和味覺會加強某個時空的記憶。
  • 又對季節性的食物的期待(比如說冬天的草莓)、儀式慶典的食物來維持認同(同時回顧歷史)、美食記憶與移居外地人之間的關係(鄉愁感,''Book of middle eastern food'')、味覺上的懷舊(比如模仿舊上海)、食物創造國家認同(比如說法國的乾酪Camembert)、食物與性別(性別在西方的觀點中,很多會與女性相連結,比如說母親的私房菜單,但這是有性別的刻板印象。若是以西方觀點切進去,美拉尼西亞的男人舉辦的宴會-Big man的competitive feast)、時代變革的標記(代表美好與不好的過去--傳統與現代)、儀式作為建構食物為中心的記憶或遺忘。結論:為什麼是食物,食物與記憶為何密切相關?在品嘗食物身體產生的經驗、儀式中的經驗(喝一大碗酒),因為這樣強烈的經驗而記憶,但是用這樣的身體經驗無法解釋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事務(安樂椅式懷舊)。食物還有與日常經驗、大範圍人際互動、跨時空集體記憶。
  •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記憶?都是跟過去有關。記憶沒有歷史一般的負擔,是主觀的、自我認知的過去。近年來,對記憶的研究把歷史研究放鬆開來,把對歷史的看法調整,容納個人主觀的部分。也因為我們討論記憶,回到食物和記憶的層面上,個人的感知、情感非常重要,「食物可以容納記憶的複雜面貌。作者看中有感,記憶主體如何反思經驗,主體當前生活中所蘊含的時間性。」不是任意連結,而是記憶主體反思的經驗,且蘊含時間這個向度。(反向來做:為何劇烈變化而無感?)已有研究強調飲食經驗,尤其是味覺與嗅覺具有換喻的效果。作者認為普遍忽略了飲食相關的負面經驗(很好的提醒);太強調身體感官經驗,以致不能充分處理heritage food, armchair nostalgia等食物的象徵性的現象。作者提出食物所具有的穿透公與私的特性,可能與其象徵力量有關。作為符號、從身體感知抽離出來成為符號,這兩種有沒有強度上的不一樣?
  • 對於時間的期待,飲食經驗是其中一部分。食物是記憶的媒材,不容易剝離出來。
  • 有意思的例子:大溪地華人的maa tinito(一道菜、華人菜);美國南方的soul food;紐約猶太人喜歡吃中國菜(why???)。脫離原本的飲食習慣之後,才看的到飲食習慣的一些現象。懷鄉情緒匯集在飲食上面,比如說對於食物的饑渴,想吃豆干、喝豆漿。
  • armchair nostalgia:晚期資本主義發的特色(比日常生活更有魅力),事件商品化(藉由設計和行銷,塑造消費者想要的東西,商品的形象本身是要創造故事)、體驗經濟、美感經濟(法國酒業、巧克力業者以傳記、演講、櫥窗擺設等形塑出工藝的意識形態,美化發展史(論述能力))。
  • 食物、國族與發明的傳統:Wilk在貝里斯的研究,貝里斯獨立非常晚,她們就開始問說什麼叫做真正的貝里斯食物。美國和火雞之間的關係。日本人和米(WTO的談判期間的一個議題), 台灣人和米酒(米酒不是烈酒,是料理酒)。生活中充滿意識形態(比如說信誓旦旦可以吃出日本米和其他米的區分)。
  • 藉由飲食的記憶、歷史,來認識經常受到忽視的女性記憶。廚房、飲食傳承...Tortilla making(玉米餅):印地安人主食,傳統的守護者或是受壓迫者,被「手作」給綁住,無法選擇。現在我們會覺得守護傳統很美,我們是否是在美話她們受壓迫的經驗?那男性呢?在台灣可能就是「總鋪師」(對耶,總鋪師好像都是男的...為什麼阿啊?)
  • 食物與歷史巨變:台灣的飲食加工;喜願小麥(台灣自己生產的小麥,誰說台灣無法種植小麥?日本大正時期就有種過小麥)。文化復振運動有一部份是飲食文化的回歸。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人類學、視覺性與電影:關於巴贊



20150319 林開世 〈人類學、視覺性與電影〉

對於安東尼巴贊:


  • 小津安二郎就是巴贊所發掘的。
  • 談電影的寫實主義大多會從巴贊的文章出發。
  • 巴贊的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變成大家的出氣筒、批評的對象。最近十五、二十年有人開始重新認真看巴贊的分析,就發現巴贊的寫實主義沒有那樣的簡單。
  • 巴贊在《攝影影像的本體論》賦予電影和攝影本體論的特殊地位,但這篇也常是別人批評的對象。文章--攝影和繪畫的本體位置差別:藝術的歷史和心理史無法分開,藝術發展的歷史當中有一層是原始動機的心理,是希望透過藝術模仿現實,另外一個是美學、心靈層次的要求,這兩個層次是不一樣的。攝影誕生的時候,把繪畫(尤其是從透視法出現之後)心理和美感的矛盾解決了,從造型藝術解放出來。攝影的出現是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事情。
  • 十六世紀之前,繪畫是表現神聖、心靈的層面(比如教堂的藝術),對於現實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在透視法出現之後,要求接近真實的幻象和美感結合在一起,形成西方藝術的高峰(文藝復興),真還代表道德理想的境界。對於真實的追求,同時也在捕捉對道德和美感追求的高峰。但是到了攝影技術出現,這個矛盾就被打破了,因為繪畫不管在怎麼畫,都無法快速、機械性的捕捉真實。--論點這樣出來。攝影和繪畫本體論上不同。
  • 攝影和電影在本體論上是相似的,因為都具有高度的客觀性,但是電影比攝影更進一步,因為把移動和時間都加進去,比攝影更加接近客觀現實。在這個地方賦予了電影自己的語言。這是第一篇非常清楚把電影本體論上的位置定義出來。
  • 而巴贊的說法可能遭受到什麼批評、又論點又有什麼問題?(maybe可以看看班雅明的東西?)最簡單的批評:有個可以追尋的真實,但是真實是被建構的--天真的寫實主義;但巴贊並非這樣說的,他知道再製的是幻象而非真實(不要把巴贊想得太簡單)。攝影只能抓到某個角度、某個意象,但是電影可以抓到平常沒有看到、注意到的、整理過的真實面(這才是巴贊的寫實主義),有接近真實的效用。並非說現實可以透過電影掌握。電影有高度客觀性,但是電影不是客觀的。--描述真實而不是創造,把大自然未被理解、掌握到的影像再現出來。
  • 伊朗的新寫實電影為何可以把小孩處理得很好,不可思議,反過來看台灣就...
  • 《完整電影》的神話:給予電影極重要的位置(討論、拍攝電影的快樂、意義、重要性),對於愛好電影的人來說這一篇是經典宣言。
  • 新寫實主義:除了是寫實風格上重要的派別,也反映戰後那段時間,歐陸的知識分子如何面對過去非常重要的一個宣言。那也因為這樣,可以看到,全世界在專制體制下找出空間拍電影的人,相當程度都繼承新寫實主義的精神。換句話說,集體主義的道德、對現實的批評、對於真實的尊重,這都構成想要與壓迫體制對抗的電影的手段。(各種崛起的新潮,往往出發點就是新寫實主義)
  • 同時新寫實主義也標誌出重要的美學標準,在後來的民族誌電影、紀錄片都有應用。
  • 在《單車失竊記》,巴贊如何看待這部電影?他說,這部片是新寫實主義最登峰的作品,但同時也做了很多細緻的描述,相當程度上告訴你說,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很自然,且無法在其他電影裡被複製。這個電影之所以好,導演對這個電影的安排,是循著完全不故意的路線,很自然的被放在一起。(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如果真的按照一些新寫實主義的教條走,那電影就失敗,不覺得巴贊很奇怪嗎?但這也是巴贊厲害的地方。我們真的要講寫實的時候,把那一些寫實的形式標準奉為圭臬時,其實就違背了新寫實主義的精神了,這也是新寫實主義的矛盾。在新寫實主義之中,有個很長的辯論,就是「何謂現實」?(自然主義和寫實主義有什麼不同?)
  • 對巴贊來說,新寫實主義那麼重要,是因為抓到那個時期很重要的精神(戰後),因為在那個情境之下,不管是在道德還是經濟層面下,最好的一種抓到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但是那種方式做到最好的就只是單車失竊記。但當人們的時代、經濟環境、情境、美學要求、關係改變,還能拍出單車失竊記嗎?難道還要繼續咬緊那些教條嗎?所以巴贊的意義非常清楚,寫實的意思就是如何抓到人和周圍世界的關係,至於用什麼手法,是依你想要在什麼社會、政治、道德上的位置,這樣才能把電影和你的真實真正結合在一起。
  • 下禮拜看費里尼的目的:費里尼暴露新寫實主義的限制、可能往哪裡走--非常有趣而重要的發展,而這些問題會不斷出現在電影派別上的討論,我們希望定義某個新潮大致上的風格、拍出哪些電影。相當程度上面來說,這樣的一個關係,從新寫實到費里尼,這個發展在下來的電影史上不斷的辯證和對話。所以很有趣的一個問題,「風格」是創作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但是創作並非是要服從一個風格,但是沒有風格的概念,你很難做出好的作品出來,可是如果你被你的風格所綁住,那你也很難拍出好的電影。基本上你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和你過去所服膺的風格做對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了解這些東西的基本原則。
  • 《單車失竊記》如果沒有那個小孩,那麼就很難成為一部好電影。但單車失竊記並非因為服膺了新寫實主義而成為新寫實主義成功代表之作。而是他做出更多東西。
  • 如果你不斷重複他人的論證,那就沒有意義,你就必須有個概念,跟原有的東西(Style)對話、使用。
  • 且巴贊的文字非常清楚、不會用到深奧的哲學用語,而使他的影評重要的原因。
  • 影評和電影有個很重要的特徵,所有評論人和電影創作者,兩者之間通常有很緊密的關係。很多電影製作的人都是寫影評出生。但很有趣的是,小說家和小說評論家是兩批不一樣的人,但電影時常是重疊的。影評會影響電影,很多電影也是在影評的影響下拍攝出來的,有理論支持在後面。理論和實際關係非常密切。喜歡看電影、拍電影的人,應該要多看影評。但又好像最成功的導演又是那些不理影評的人哈哈,比如小津安二郎。新潮和別人不一樣的是,有高度的文學性,小布爾喬亞的品味(比如楚浮),你看看荷索,哪裡有文學性?每一個派別和文學的關係都不太一樣。
  • 我們討論電影,是因為認為電影有其重要性,並不只是娛樂。所以我們需要把想法、目的提出來,發展出自己覺得電影應該要怎麼樣(對電影的要求)。
  • 自己在做電影想要達到什麼效果?不該只是滿足於巴贊的想法,還有很多可能性存在。
  • 延伸:是什麼讓我們順著制度繼續活命?(尼采的發想、發瘋,馬克思的提問)因為每一天機械性的勞力生活,那個東西才是你乖乖服從資本主義的關鍵,所以你也不會抵抗。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性愛教師-烏干達篇


性愛教師-烏干達篇
(Sunny Side of Sex)

導演:桑妮.柏格曼(Sunny Bergman),荷蘭女導演
製作:2011年;片長:45分鐘
資訊:《性愛教師》總共有一系列四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古巴、烏干達

圖片來源:破報

有趣的相關報導:她的故事,我的鏡頭--導演桑妮.柏格曼談烏干達的《性愛教師》
網址:http://www.pots.com.tw/node/11284
  
Youtube影片連結
性愛教師烏干達-1


性愛教師烏干達-2


性愛教師烏干達-3


延伸思考與反思:性愛;性教育;性傳染病、愛滋,還有同性戀、宗教等議題

《上帝眷顧烏干達》預告片: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把書裝進城市裡!--巍然成國的威爾斯書鎮

時間:2015年3月16日 新生404
講者:李亞臻

內容:

  • 主題:今天談到的書鎮不只包含威爾斯的書鎮,還會提到英格蘭、蘇格蘭的書鎮。
  • 書籍:《查令十字路84號》:透過書信連結書與人的關係;《莎士比亞書店》:不僅只是賣書的地方,甚至作為串連文學界的腳色(海明威、喬伊斯);《書店風景》(鍾芳玲;第三版的書封)--書店是否有賣書以外的功能?(好像進書店只是買書,是否不只如此?)
  • 「書鎮是什麼?」:有別於台灣現有的書街、書區(溫羅汀),書鎮以書店為主軸進行社區規畫和營造,是一個更具主動性的概念。「書鎮是一個品牌」(有整體包裝,所有人為書鎮的品牌努力),以書店文化為主軸,兼具各類藝文活動及生活機能的社區。
  • 書鎮:是由理查˙布斯在Hay-on-Wye首創,之後書鎮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任何地方想冠上書鎮的名稱需要經過認證。
  • 了解歷史:Hay-on-Wye曾是以農牧為主的市鎮,每個禮拜有趕集。1950年代以前以第一級產業為主(還有礦產)。戰後經濟復甦後,人們開始有更多的移動能力,去買更便宜的產品,很多商家經營不下去,且礦產的產業每況愈下,人們開始離開家鄉。又英國政府認為某些鐵路因經濟效益不高,在1962年就把Hay-on-Wye的鐵路被拆掉,經濟命脈被切斷。
  • 理查布斯:一九六二年從牛津大學歷史系畢業,在多次失敗後,花了七百磅創業開書店。但是在農村開書店,誰會來買書看書呢?爾後他踏上搜舊書的旅途,大概有十年都在蒐書「舊書永遠不死,即便某本書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而言都無聊透頂,總是有那麼百分之一的人--管他是誰、在哪--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他」他的眼光不限制在自己的家鄉,認為顧客在全世界。又他的書太多了,很多人慕名而來蒐書,甚至有大學和圖書館蒐書。曾經是金氏紀錄藏書最多的人。
  • 創舉:他還將書店做出不同的區隔,每個書店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他不甘於這樣,他鼓勵很多書店來海伊鎮開書店。1977年愚人節對全世界宣布說要獨立建國,發表就職演說,他讓英格蘭各報報導這件事情,成為當時最奇葩的二手書店店主。他便透過這樣的名氣招引更多人前來。(《My kingdom of books》)而如今書鎮的概念正在全球各地持續發酵(最值得談:Redu,Belgium)。
  • 當地情況:提倡書鎮不只關乎書籍,他更希望藉此翻轉人們對鄉村經濟的想像。而當地所有的商販都獲益於海伊鎮的書店產業,獲得大量工作機會,改善人口外流的狀況。

  • 七件事情:特色、合作、行銷、周邊商品、節慶、和全世界做生意、信仰
  • 特色:所有的書店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非常有特色。(這也是台灣書店很大的問題。)謀殺書店、古地圖書店、賣全套狄更斯(古典套書)的書店、詩歌書店...
  • 合作:旅遊諮詢處(有官方,也有非官方,威爾斯沒有錢,海伊鎮自己做,安排志工、大量關於海伊鎮介紹),令人感動的事這些全是自發性的。
  • 行銷:當年用愚人節笑話作為噱頭是個驚天動地的事情,吸引很多人進來。去年為了支持蘇格蘭獨立,也搞了自己的獨立公投(吸引大家目光的幽默)。
  • 周邊商品:The King of Hye,賣理查布斯個人、海伊鎮周邊商品的地方。很多人來海伊鎮是因為這個地方很酷,會有買周邊商品的慾望。如果沒有這些周邊商品,經營書店仍是很困難的(現實的考量)。
  • 節慶:現在和衛報合作,舉辦海伊文學季(總共十天)。每年五月很多人都湧入海伊鎮。
  • 和全世界做生意:並非是說要賣英文書、國際化等東西,而是怎麼和全世界介紹(在台灣行之有年,但卻未有其他語言)。東西好像還停留在島嶼,資訊的缺乏。海伊鎮有Blue Guide,在任何一間書店顯眼的地方都有這本書,也有非常好的網站。「讓非中文世界的人知道你是誰。」且商品也會都放在網路上賣。在跟城鎮以外的地方做生意,讓更多人記得你,讓他來找你。也有在海伊鎮買書,幫你寄回自己的國家的服務。「他們都是獨立書店,但他們都辦的到」。
  • 信仰:對書籍抱持濃厚的敬意。「當大眾媒體使我們漸行漸遠時,是書,永遠是書,把我們拉回彼此的身邊」。
  • 還有一些海伊鎮沒告訴的事:書鎮不是萬靈丹、每一個書鎮都是獨立的個體(海伊是海伊,書鎮是書鎮)、永遠都會有人討厭它(不要成為下一個無腦粉絲)。

  • 第二個書鎮:塞德柏,位於英格蘭中部,在湖區中間。除了農業之外,觀光也是重要的產業(位於要衝)。這樣的一個小鎮為何會成為英格蘭第一個書鎮呢?
  • 這裡到底怎麼回事?書店不多、資訊很少、員工也搞不清楚狀況。後來跑去問書店老闆:「去問弄這一切的老闆娘」(她很驚訝怎麼會有人想問關於這個書鎮的事情)當年會有書鎮出現,是因為在兩千零一年的時候英國有嚴重的口蹄疫,嚴重影響當地的產業。看到海伊鎮做起來,就決定試著模仿。但「我知道這一切的確有些貧乏,但你知道,這其實是很矛盾的,我們既希望介紹,卻又怕特地來的人失望。」起初有資金挹注,後來資金轉去挹注在倫敦奧運。書店多為沒有經驗的本地人開的,缺乏足夠資源,只能走向複合式經營(無法靠書賺錢)。唯一比較成功的是從海伊鎮過來的鎮民。現在短期的目標是找到鄰近的大學建立合作聯盟。
  • 「我並不是要否定書鎮的意義,相反的我認為它非常值得努力。前陣子有一群冰島人來拜訪我,他們打算在冰島建立數個連成一氣的書鎮,此舉不僅能招攬客人,也能提升當地的文化、識字率等等。」
  • 海伊鎮能成功,絕對有時代的意義。半個世紀前的造鎮模式,半個世紀還能行得通嗎?得重新審視書鎮的意義,走出一廂情願覺得書鎮一定好的狀況。且複製的文化難以深入人心,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另一個案例:馬來西亞的蘭卡威書村(現在已經倒了,經營不到十年)。

  • 第三個書鎮:維格城(Wigtown),蘇格蘭國家書鎮。一個交通不便,從愛丁堡搭乘交通工具搭了七個小時。但每年秋天卻有足以和海伊鎮媲美的維格城文學節,也和報紙合作。
  • 為何發展?:經濟、交通重心紛紛外移,這個小鎮失去昔日榮光。奇妙的機會出現在一九九六年,一位維格城的鎮民看到教授安東尼西頓對海伊鎮的一系列研究,教授就在上面建議蘇格蘭政府產生書鎮。所以他們就透過書鎮拯救自己的小鎮(蘇格蘭政府也有機會丟出來,於是小鎮就決定參賽)。在參賽之前,他們做了很多的研究,後來他們獲勝獲得蘇格蘭國家書鎮的頭銜。於是當地人將大量的空屋轉作為書店,並積極對外宣傳自家書鎮。積極的學習如何經營書鎮。其中一間書店叫做龍的圖騰,老闆是從倫敦過來,在倫敦經營書店太過困難,有一天在書展上面被一個蘇格蘭的書商勸去書鎮開書店。他們也積極在行銷,在文學季之前的一個月就有精美的手冊。
  • 【靈感】「永遠把賣書當成好玩的事情」:the book shop,有個奇特的讀書俱樂部(繳費六十磅),每個月寄一本書給會員,在收到書之前永遠不知道是什麼。「我們不僅賣書,還賣瀏覽、購物的體驗,亞馬遜網路書店在怎麼方便,都無法帶給你造訪書店、發掘驚奇的特殊時刻,我們想提供那些唯有書店能提供,而網路無法複製的事情。」參加這個書店俱樂部,有時是突破自己讀書種類的新奇感。「賣書,但賣的不只是書。不要固守僵局,想法靈活,才是這個時代無論哪個行業的共同出路」。
  • 【靈感】「在數位時代,書籍要具備更多意義」: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書鎮還有什麼價值。書鎮不只是個存放書的地方,還是個交換思想的地方。優秀的書鎮和文學節應該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以區分出我們和電子書的不同。
  • 出版已經在改變了:「現在傳統出版業最大的盲點,是對於數位時代的出版業樣貌缺乏想像力。我們似乎走不出書的框架,執著於電子書等將書本數位化的手法,卻忘了這個時代不只是閱讀載體的變遷,而是整個出版型態都在爭辯重組。」如果只是在想紙本如何打敗電子書,那麼就玩不下去了。
  • 結語:最重要的不是找個城鎮,做這件事情,圍牆是綁住我們,而是那些經營書店、跟書店有關、跟書店無關的人跟自己的土地有什麼關係。「一但書與土地結合,那麼便要回歸城仔它的土地,否則無以立基。你永遠都要記得自己的故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真正想做的事情:介紹新的事物,為台灣出版業做新的改變。
「快去買書!!!」

聯繫講者:rebecca.ycl@gmail.com


現場問答:
Q:「書店商品化的問題」(比如說誠品的轉型、海伊鎮的周邊商品)
A:當你的書店倒了,什麼東西都談不下去了。想要發展下去的基地等於停了。但你也知道你賺錢的目的,了解並堅持。

Q:「書/書店如果沒有價值,為何還要這麼重視?」
A:台灣面對電子化好像就是不斷召集老靈魂、回憶過去...但是經常面臨的狀況就是「所以呢?」但書店絕對不只是個賣書的地方,如果你要賣書,網路平台就可以辦到。賣書不在只是書店壟斷的事情,書店還保留除了賣書以外的閱讀體驗(沙龍、講座、各種活動)。書店可能已經是信仰上的事情了(超出需求、精神上的信仰-驚喜)。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賈斯柏荷西之謎


第一周報告:人類學的起源
20150305

賈斯伯荷西是在長成青少年之後,才被粗暴地推進一個他從未經歷過的世界裡,而這他宛如野孩子的遭遇應該是人類史上至今唯一一樁可信的事件。他是個全然沒有理解能力,沒有語言能力,沒有受過文明薰陶的人;一個像璞玉一樣未經雕琢、粗野的人,一個彷彿從其他星球降臨的天外來客。當他被帶到一個虛偽、世故的世界後,便開始了一部受難史,一個將本來頗具人性的人慢慢加以扼殺的故事。(荷索)

        Richard HandlerOf Cannibals and Custom是透過蒙田在十六世紀所寫的兩篇文章去切入人類學的討論。在筆者看來,蒙田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提醒當代的歐洲人在面對「他者」時,必須去思考到「不能只以自己的習俗文化/科學/理性去評斷其他人與文化,稱他們為野蠻人」,意思就是若是一昧相信自己的文化,而藉此去作出高低比較,那麼就會陷入盲目的狀態。

這個討論相當有意思,從十六世紀以來,人們不斷去詢問:「什麼是人?人與動物是否有所高低分別?」野人、野蠻人是難以界定,他們既像是人類,但行為、語言又讓「人」費解,於是「怪人、怪物」就變成這群人被歸類的類別,他們被抓來觀賞、解剖,就像是電影裡荷西所遇到的狀況。

        其實除了人類學的討論以外,筆者認為也應將討論範圍延展至哲學。當電影畫面開始落在荷西身上時,那個場景讓我想到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囚徒被綁在洞穴裡不見天日、並將牆上的投影是為真實,而如果有一日囚徒走出洞穴,一開始他會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幻覺,但是在習慣陽光之後,他會理解並且慶幸到自己認識上的變化,而為仍舊在洞穴裡的同伴感到遺憾。荷西曾對領養他的學者說過:「我像是被重重摔到這個世界來。」他充滿好奇,並且對於既定的概念感到疑惑,在Handler的文章裡提到「小孩總是去問為什麼」「而父母則總是:就是這樣!」荷西對於空間、時間、邏輯,乃至於上帝的概念都做了根本上的挑戰,這在別人的眼裡卻是笑話,他的質疑是不符合世界運轉的常規。忘了在哪裡看到這麼一句話:「科學越來越發展,但卻越來越少對於科學的哲學上省思。」我們接受,並且視為理所當然的真理卻忘記去詢問根本性的問題,將文化所訂出來的遊戲規則視為普世價值所產生的危險性就在於會去毀滅或者校正那些不符合的人事物,同時導致壓迫以及縮小對於世界的理解(侷限性擴大)。

英文字幕版連結:http://www.dailymotion.com/video/x12aofw_the-enigma-of-kaspar-hauser-1974-pt-1_creation

簡大獅慘死憤言


簡大獅慘死憤言


一、               內容

簡大獅(1870-1900)在1895年於淡水起事,與進入台灣的日軍對抗,後因作戰不利而在1899年潛至廈門。日本政府要求清廷將簡大獅逮捕並遣送回台,1900年簡大獅入獄,其口供:「我簡大獅,係臺灣清國之民。皇上不得已以臺地割界日人,日人無禮,屢次至某家尋釁,且被姦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與母死之,一家十餘口僅存子姪數人,又被殺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故日人雖目我為土匪,而清人則應目我為義民。……千萬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可以知道簡大獅不願回台被日人審判,寧可被清廷政府判刑,然最後簡大獅仍被送回至臺,在1900年三月被日軍處死。

〈簡大獅慘死憤言〉由佚名作者所寫,裡面表達了對簡大獅慘死的不平、對對中國官員作為的憤恨、對清廷政府元氣衰去的嘆息,作者認為「恨廈門之交與日人而致其慘死,以辱其志氣也!」簡大獅作為抵抗日人的「大清義民」,慘死的原因竟然是清廷將其送與日人手上,且簡大獅在獄中已明白表示自己不願被日人處刑,清廷仍是做了相反的決定。在這裡,作者將責任歸於華官,認為這些人因為這些人沒有志氣、貪戀功名而把簡大獅送回台,且這些中國官員不只是對簡大獅如此,也將那些因為割地而奮抗日軍的人民視若無睹。作者嘆息官員為了功名富貴而喪失良心,人民也失去了依賴對象、處處被辱,在這樣危急存亡的情況下,中國如何能振作?為何是那些沒有志氣、無恥的人可以繼續生存,而那些有志氣、反抗的人民卻被受刑?作者以激動的語氣書寫簡大獅慘死的事件,並且也認為中國的情況在政府無志氣、民心向背的情況下只會繼續走向衰落。


筆者在閱讀文章的時候,非常好奇這篇文章是什麼時候寫成的、誰寫的(哪個階層的人民,讀書人嗎?還是?)、在哪裡被登出、如何被流傳,又是誰在閱讀。除此之外,討論作者對於清廷政府與皇上的態度也很有意思,可以看到作者非常憤恨中國官員,裡面提到旅順、大連等發生的事件,連檀香山發生的事情作者都略有所聞,然為何隻字未提臺灣民主國之事呢?(如果作者對中國官員憤恨,怎麼沒有提臺灣本地發生的事情呢?)這點很耐人尋味。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Eating Christmas in the Kalahari


Eating Christmas in the Kalahari
世界民族誌課程報告

一、               內容與反思

Eating Christmas in the Kalahari 1969)是加拿大人類學家Richard Borshay Lee所寫下的實驗民族誌,內文由自身的經驗出發,跳脫出以往研究的眼光與方式,得出令研究者意想不到的回應,以及有了契機重新深入思考文化上「誤會」的問題,甚至是田野研究上可能出現的謬誤。

文章的開頭先交代了一些重要的背景資訊,包含布須曼人對於聖誕節的理解,以及作者對布須曼人的研究內容與方法,並且提到自己因為要離開,希望透過聖誕節贈牛的方式來感謝村裡的人們。據作者的了解,對布須曼人而言,聖誕節是個可以獲得牛隻的節日,並且在聖誕節的那段時間裡,村民之間也會有交流與歡慶的活動。而作者的研究正是針對布須曼人的食物網絡,在研究的過程裡,為避免破壞體系,選擇不進入其食物取得與交換之中,然而這在布須曼人的眼裡,研究者的行為卻是個「吝嗇鬼」。也許可以說,作者意欲在特別節日贈牛,除了表達感激之外,可能也是為了要挽回自身在村裡的評價,從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非常仔細揀選了要相贈的牛隻。從上述的訊息可以得知:(一)布須曼人對於該節日的理解與西方人(研究者的文化)不太一樣;(二)作者在贈牛前並未進入過布須曼人的食物網絡之中,且作者的研究是透過網絡外的觀察;(三)作者是以西方人對聖誕節的「分享」、「感激」等觀點出發贈禮。

然而接下來就發生讓作者無法理解的現象──所有布須曼人都來和作者勸告他所買的牛無法餵飽全村的人、質疑他買牛的能力(為何挑了一隻又瘦又老的牛?),甚至認為他喪心病狂才會去買那頭牛回來,全村開始流言蜚語的討論該事。這讓作者變得非常緊張,因為太多布須曼人紛紛對他表示意見,而且這件事情如果弄得不妥當,可能還會引發村裡的打鬥。作者漸漸由不相信勸說到開始相信,並且懼怕事情進行的不順利而到處去張羅新的牛隻,然而這也讓作者在聖誕節前夕精疲力盡,開始厭煩這一切,甚至在聽聞可能會導致爭鬥後被挑起人類學家無可救藥的觀察心態。在聖誕節當天,作者發現自己挑選的牛隻事實上充滿肥油而鬆了一口氣,向屠宰牛隻的獵人開心的表示過去幾天以來他所接收的批評根本毫無道理,然而作者卻被獵人以及旁邊所有人狠狠的嘲笑:「這種東西你也叫做肥油?」可以看到作者認為自己被開了一個(也許含著惡意的)「玩笑」,而且感受到這個「玩笑」隱隱約約地產生了某種與布須曼人關係上的重要影響。從這段買牛、贈牛,接著被勸導的故事來看,作者買牛的「善意」(作者自認為出發良善,目的是為了感激)不但沒有被布須曼人接收到,甚至還被全村的人嘲弄,產生了與作者意料中相反的結果,也就是說,作者送禮失敗之外,還影響了自己在布須曼人社會中的關係。

這個事件讓作者開始一個一個詢問為何布須曼人要如此的對待他,畢竟他看起來做了一件對布須曼人社會有益的、並且讓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而且在作者的文化之中,他這麼做的行為應該要被感謝、被人接納,而不是被人嫌惡。人們的回應相當好玩,他們說這樣的嘲笑、愚弄是正常的,因為布須曼人就是這樣的個性,會去嘲弄獵人,並且嫌棄他所帶回來的獵物,因此他們也就不會去特別在意自己被嘲笑的情況。而讓作者知曉行為背後的文化意義的,是報導人Tomazo的回答,他說這是為了要壓抑一個人的驕傲,因為當一個人有了好的獵物而回來分享的時候,可能會產生驕傲而認為可以奴役、殺掉他人,所以藉由嘲弄的方式壓抑對方產生的心理。這某種程度解開了為何布須曼人會去如此嘲弄作者的原因(說不定也舒緩作者的心情)──這樣的嘲笑愚弄是布須曼人的「社會/生存機制」。而作者同時也在疑惑,為何之前布須曼人都沒有告訴過他這樣的(食物網絡的潛規則)知識,得來的是一句:「你也沒問過我阿。」

在這個意外事件之中,作者體認到自己「慷慨」贈牛行為,實際上與布須曼人的日常行為(獵物分享)並無兩樣,所以自己所期待的(在聖誕節脈絡下的)感謝並沒有存在的道理。再者,作者過去幾年對布須曼人的食物網絡研究是在外部觀察,許多網絡內部會碰到的事情、情緒、應對方式都不是透過觀察能夠仔細去捕捉、研究,往往需要親自參與投身其中,而這樣的田野調查也許會無法真正深入文化核心的問題,反而產生更多誤解/淺層的理解,研究者在田野中所要採取的立場在這一篇文章裡也是一個值得反思的部分。

二、               心得

人類學者去做田野,究竟是為了要探索深入人類不同的思考/生存模式,還是繼續在西方觀點/文獻的宰制下研究觀察,並得結論與理論模式?如果說要深入探究,針對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從文章中想到兩層切入的思考,一是「別太依賴文獻」,在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面對食物分享上的問題時,他所想到的並非哪一次布須曼人分享的過程,而是研究者的研究文章曾經提過類似的狀況,在這個情況下,文獻可能會使研究者導向一方思考,而去忽略掉自身觀察的社會的行為模式。二是「人類學家的雙重身分」與「當地人觀點」,人類學家在參與當地人活動的時候,不要為了融入社會,而忘記自己做為外來人實際上是有不懂的潛規則,需要適時的去詢問當地人,甚至在不懂之中,重新拾起人類學家同時作為參與者與外來者的雙重觀察,更深一層的去做理解、比較。這也就是說,作者在一開始的時候希望是作為回饋部落的人,所以暫時放下了自己人類學家的研究、觀察與身分(同時也是研究告一段落),試圖要融進布須曼人的社會之中,然而悲劇就在於他在融入的過程中,作者的情緒是被布須曼人的社會動態牽著走(並不了解潛規則),然而思考模式卻一直停留在人類學文獻上(就是上述提到依賴文獻的部分),並未進入當地人的觀點之中,而與布須曼人的關係產生錯亂和誤會。

簡而言之,筆者認為人類學者在田野工作時,應要挑戰文獻的內容,透過詢問探索、參與、出錯、反省來重新檢視西方人長期對於異文化的研究方式與成果,並且反思自身文化「理所當然」的觀點,以及造成的誤會。人類學研究不該是重複與強化舊有的迷思,而是透過對各社會文化的接觸、理解重新拆解以自我文化為中心的「驕傲」,人類學是應要適時地作為一個「嘲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