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飲食與文化:食物與記憶



20150323飲食與文化
童元昭

作業思考:以問題出發,對於「嗅覺」
  • 「以飲食記憶來反映時代巨變。」我們處理當事人意識到的意義、解釋、對飲食變化的理解上。在馬紹爾的一個年輕女詩人,寫了一首詩,講糖尿病(過胖也是一個)和二次大戰的關係。二次大戰之後,飲食習慣發生改變,累積到這一代人身體產生變化,有很高比例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且馬紹爾的醫療是比較簡單,在這裡,有一半的手術竟然是因糖尿病引起的截肢手術。這個年輕女詩人,就在想說為何會這樣。她舉了一個親戚的例子,住在夏威夷,但不敢回馬紹爾,因為他一個禮拜要洗腎三次。
  • 她就從馬紹爾的飲食習慣談起,比如說根莖類作物在飲食上的消失...改吃稻米、吃泡麵(口味強烈的吃法)。因為戰爭的創傷而對食物沒有理智的計算。在戰爭期間糧食不足,日軍對食物管制不足,禁止採椰子、捕魚(怕逃跑)、採收芋頭,飢餓的經驗是很普遍的,也有餓死的經驗。ex. SPAM(肉罐頭,在沖繩竟然是特產)。對身體、經濟不健康,同時也夾著殖民的狀況,多數大洋洲的獨立相當晚,受美國影響非常大。詩:Hooked, by Kathy Jetnil-Kijiner, 2013(very interesting),網站:https://jkijiner.wordpress.com/;詩:http://nzpoetsonline.homestead.com/KJK36.html;疾病背後有其政治經濟學的考慮,想一想台灣有什麼飲食變化,又有哪些飲食幫助我們與過去連結。
Kathy Jetnil-Kijiner

  • 大溪地的飲食也改變,比如說吃米飯、法國麵包(夾薯條+番茄醬;夾炒麵)。
  • 可口可樂殖民主義(cocanization):廠商促銷、依賴口感、不了解飲食性質,導致一些地方的人依賴這些食物、飲料。進入這些島嶼的東西非常不平均時,有時候會失衡(有些東西和追求現代性有關)。飲食並非單純,有其形象,有其認識的脈絡。且島嶼的食物高度仰賴進口,GDP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外國援助,且一大部分放在飲食上面消費出去。且依賴進口食物,便是意味自己生產的食物減少(根莖類作物),且食物跟社會本來有比較細密的關係,現在則改變。在這裡,進口的魚罐頭、肉罐頭非常重要,罐頭取代新鮮的魚(明明這裡是可以捕到魚的)。
  • Food and Memory:食物有什麼特性與記憶有強烈的關聯性?作者希望從各種著作中,延展出不同與記憶相關的面向。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但食物可以從很多面向來看,食物應該要從文化角度理解。以咖啡為例,可以從殖民歷史、不對等貿易、不同咖啡文化切進去看。記憶更是複雜的概念,研究記憶可以從不同學科切進去看,就會呈現不同的概念。在作者的定義之下,「the notion of experience or memory....」作者認為食物與記憶有強烈連結,比如嗅覺,稱為普魯斯特效應(Prost phenomenon, Very interesting!!!)。嗅覺和味覺會加強某個時空的記憶。
  • 又對季節性的食物的期待(比如說冬天的草莓)、儀式慶典的食物來維持認同(同時回顧歷史)、美食記憶與移居外地人之間的關係(鄉愁感,''Book of middle eastern food'')、味覺上的懷舊(比如模仿舊上海)、食物創造國家認同(比如說法國的乾酪Camembert)、食物與性別(性別在西方的觀點中,很多會與女性相連結,比如說母親的私房菜單,但這是有性別的刻板印象。若是以西方觀點切進去,美拉尼西亞的男人舉辦的宴會-Big man的competitive feast)、時代變革的標記(代表美好與不好的過去--傳統與現代)、儀式作為建構食物為中心的記憶或遺忘。結論:為什麼是食物,食物與記憶為何密切相關?在品嘗食物身體產生的經驗、儀式中的經驗(喝一大碗酒),因為這樣強烈的經驗而記憶,但是用這樣的身體經驗無法解釋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事務(安樂椅式懷舊)。食物還有與日常經驗、大範圍人際互動、跨時空集體記憶。
  •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記憶?都是跟過去有關。記憶沒有歷史一般的負擔,是主觀的、自我認知的過去。近年來,對記憶的研究把歷史研究放鬆開來,把對歷史的看法調整,容納個人主觀的部分。也因為我們討論記憶,回到食物和記憶的層面上,個人的感知、情感非常重要,「食物可以容納記憶的複雜面貌。作者看中有感,記憶主體如何反思經驗,主體當前生活中所蘊含的時間性。」不是任意連結,而是記憶主體反思的經驗,且蘊含時間這個向度。(反向來做:為何劇烈變化而無感?)已有研究強調飲食經驗,尤其是味覺與嗅覺具有換喻的效果。作者認為普遍忽略了飲食相關的負面經驗(很好的提醒);太強調身體感官經驗,以致不能充分處理heritage food, armchair nostalgia等食物的象徵性的現象。作者提出食物所具有的穿透公與私的特性,可能與其象徵力量有關。作為符號、從身體感知抽離出來成為符號,這兩種有沒有強度上的不一樣?
  • 對於時間的期待,飲食經驗是其中一部分。食物是記憶的媒材,不容易剝離出來。
  • 有意思的例子:大溪地華人的maa tinito(一道菜、華人菜);美國南方的soul food;紐約猶太人喜歡吃中國菜(why???)。脫離原本的飲食習慣之後,才看的到飲食習慣的一些現象。懷鄉情緒匯集在飲食上面,比如說對於食物的饑渴,想吃豆干、喝豆漿。
  • armchair nostalgia:晚期資本主義發的特色(比日常生活更有魅力),事件商品化(藉由設計和行銷,塑造消費者想要的東西,商品的形象本身是要創造故事)、體驗經濟、美感經濟(法國酒業、巧克力業者以傳記、演講、櫥窗擺設等形塑出工藝的意識形態,美化發展史(論述能力))。
  • 食物、國族與發明的傳統:Wilk在貝里斯的研究,貝里斯獨立非常晚,她們就開始問說什麼叫做真正的貝里斯食物。美國和火雞之間的關係。日本人和米(WTO的談判期間的一個議題), 台灣人和米酒(米酒不是烈酒,是料理酒)。生活中充滿意識形態(比如說信誓旦旦可以吃出日本米和其他米的區分)。
  • 藉由飲食的記憶、歷史,來認識經常受到忽視的女性記憶。廚房、飲食傳承...Tortilla making(玉米餅):印地安人主食,傳統的守護者或是受壓迫者,被「手作」給綁住,無法選擇。現在我們會覺得守護傳統很美,我們是否是在美話她們受壓迫的經驗?那男性呢?在台灣可能就是「總鋪師」(對耶,總鋪師好像都是男的...為什麼阿啊?)
  • 食物與歷史巨變:台灣的飲食加工;喜願小麥(台灣自己生產的小麥,誰說台灣無法種植小麥?日本大正時期就有種過小麥)。文化復振運動有一部份是飲食文化的回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