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經典劇本:第二周

20150923 第二周

導演的詮釋方法和時代的脈動是息息相關的,值得研究。《娃娃之家》就是一個建構又自我解構的文本,完美的範例。Signifier(符號), signified(連結意義),彼此斷裂,索緒爾的理論。本質(essentialism),天生如此、本該如此,在出生之前,本質論很常出現在一種話術--「你就應該做自己」,超爛,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做自己是不斷建構而成的。本質論到現在還沒有死亡,還有像是「孝道」。跟本質論相反的是,建構論,比如說傅柯(Disciplinary),朱蒂絲.巴特勒(Performativity)、馬克斯......。拿傅柯來講,過去的歐洲,用刑罰、展演的方式讓人嚇到、遵守規定,現在看似溫和,但是從小就教導你要規訓(乾淨、守規矩)。巴特勒,操演性(操,操作,在用已經有的東西,就是『引用』,象徵的存在,具有存在的權威性;用身體展演象徵),一個主體,一個人,你在這個社會上沒有辦法自己創造一個行為,你永遠都在操演(引用象徵,forever)。資本主義:累積不必要的積累,社會主義:財富是更均衡的。剛才講了本質、建構,就是因為一切是建構出來的,一切才會解構。而解構的出來是什麼原因?一開始出來是和語言有關的,德希達:解構閱讀西方哲學,揭露文本結構及西方形上本質(柏拉圖、盧梭)之間的差異。(台灣的「梗」的意思很棒,梗也許是最適合拿來研究德希達的),解讀閱讀產生多元的聲道(越來越亂?)。

解構反對結構,你要解構,就必須要有結構,否則你解什麼構?這是弔詭的地方。結構就是相信有個系統,有中心,有原則,解構是沒有中心,模糊、光譜,型態是由差別組成的。解構主義的爭議:過於虛無、瘋狂,與現實脫節(最爛的理由),難以定義。

文本解構:(1)洋蔥法(你不相信,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把他剝開)--批判。
敘述策略:調度、佈局和結構,結構即是內容,策略即是主體(重點不只是台詞了,而是整個結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