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語言人類學

20151002 第三周

全球化:Roland Robertson;加入商業活動意涵:Keith Hampton
文章:全球在地化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強調全球以多元的形式深入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語境中。

書本:《國際跨語言與文化》(not so good)

當代社會的多語言現象不斷強調,但是總有一種語言壓抑另一種語言的現象。(台灣有很多語言,但是原住民語被壓抑)
比如美國的English Only Movement
英國Welsh Not
台灣的國語政策


世界語言(國際通用語)被廣泛接受的趨勢。
通用語言(概念):Lingua franca(不一定是大範圍的通用語言)、comman language
多語的現象是事實,而單一語言的壓迫一直在發生。在一九九九年,成立世界母語日。目的是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multilingualism。

語言-身分-認同:對人類學家是重要的關注主題。
雙語性(個人溝通)、雙語主義(國家意識形態)--各地的捷運廣播

文化語言學、文化生態語言學--這架構被批判,因為只看到和諧的面貌。

Code-switching 同時間的語言轉換,轉換是認同的一部分,perform
文章沒有補充概念:inter-sentential`/intra-sentential/tag code switching
影片舉例: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的主持人的語言的分析
*語言遊戲


code-mixing 這裡強調能力,混搭的語言,印尼的creole(受殖民影響)
有些語言學家認為這兩個概念有互通,但對語言人類學(看脈絡,語言如何被實踐)這兩者會有不同。

多語環境中的文化失語,用語言描繪不出來。(一開始講到失語是在講女人的沉默)更嚴重的是,文化失語可能還帶出語言消逝的危機,不自覺/自覺的認為該語言不重要。研究者、部落菁英是要找回語言權,找到發生的空間,語言復振,不再禁聲,不再失語,大聲說出。ex. 語言覺識協會(如何找回自己和消逝語言的關係,那種自覺心,消逝東西的抓回)

透過畫畫、顏色表述,去表達自己和語言的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