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人類學、視覺性與電影: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拍攝的那個時間,甚至人們不知道什麼叫做重力,無從想像。所以這部電影很大的重要性在於「經驗」,讓你去感受。這是從此科幻電影的標竿或起點。在那之前,從那之前,科幻電影是恐怖電影、B級片。這個電影之所以重要,因為他改變了接下來所有電影的拍法,又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性質的電影到底....那種一九六零年代,人們覺得、期望新的時代的來臨的年代,導演他編了一個神話,為即將到來的時代編了神話。那時候存在主義盛行,然後存在主義裡面,他們抓出一個重要的標的,就是尼采。後來在六八年後,反尼采的東西就出現,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開始對現象學做嚴重的批判,但是尼采貫串這些人。尼采有著很特殊的哲學脈絡貫穿一九六零年代到後結構主義的年代,但是為何尼采有這樣的力量?存在主義對尼采的詮釋和後來的年代並不太一樣。

2001太空漫遊出現很多查拉圖斯特如是說的元素,人們來到了突破點之際,就會有查拉圖斯特如是說的交響樂。尼采是個瘋狂的人,反基督教、反啟蒙,認為有個超人哲學,這部電影把尼采的超人哲學的想法冠住在裡面。為何我會把這部電影抓出來放?因為這部電影所以講的問題、提出的神話,一直都在討論。在這超人哲學下面,基本上完全否認理性(理性是戕害、壓制人性;基督教是奴隸的哲學)。人性之所以為人性,因為充滿死亡、不理性,這都是人,人如果是人,他必須要去面對所有的東西,並且有能力去決定他要什麼。這部電影便是要對這個哲學做出詮釋,很少有一部電影有這個大的時間軸,跨越一百五十萬年。這完全是神話的結構和故事,是影史上最成功的神話。再也找不到這麼有力的,現代人處境的神話。這個神話從出現到現在,就像神話有的功能,他出現是因為允許人們不斷在上面詮釋再詮釋再詮釋。雖然我們有時無感,那是因為後來的科幻電影都是在模仿這部電影。

最後一幕,當主角進入奇怪的空間,停落在一間沒有門的房間。......有些時候如果連表面意象都看不懂,這會很難繼續討論。主角老化、成為宇宙嬰兒,到那個時候,新生的我們將成為超人。人類學會說這個故事是有殺戮、犧牲(typical mythology),David是犧牲品,那個時代,人像機器、機器像人,而如果人要變成超人,那就必須把機器和自己分離,才能進入成為超人的階段,而這之中需要殺戮(把人殺掉、把電腦關掉)、犧牲。當我們擺脫了機器、擺脫了束縛,才有可能進入下個階段。其實你們更應該對視覺敏感,看出更多東西。而接受了這個surface meaning後繼續談下去。想想看,1968年,美蘇冷戰的那個時候,他可以拍出佛洛伊博士和蘇聯的博士在一起談論,而大家的common就是depend on technology,那個時候他已經完全抓到那個關鍵。你們的心理狀態和technology結合是什麼狀況?而整個故事有個最大的irony,最有性格的是Hal,那個電腦,即便是最後殺掉電腦的狀況,反而是人無情的、理性的去解除電腦。導演預見未來我們可能是什麼狀況,可以理解在神話上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是個精彩、漂亮的神話,從1968年到今天,那神話的魅力都還未減少,都在那裏。這是影史上重要、劃時代的巨著,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請大家適應一下慢速,就是去進入那個世界的層次,也許那個方式,對於你們這些注意力短暫的時代是個折磨,但唯有進入這個慢速,才能抓到核心。


後記:後來在五月五號又跑去補課,再聽一次開世講2001太空漫遊,但當時手邊沒有電腦,只好零碎的紀錄下來。

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的層次是不是「個人」、「國家」,而是「全人類」。在六八年的時候,整個世代壟罩在核戰的巨大陰影下。史丹利庫柏利克那時就意識到,我們將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時代,這部電影就是強迫我們去思考現在的處境。六八年是人類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捩點,即將形成一個新的時代,討論與反思新的議題(性別、殖民、種族、環保、意識形態、科技的限制與可能),直至今日,幾乎所有知識、議題的討論都延續著六八。史丹利克柏利克的野心很大,他將電影的主題展開,超越史詩具有的規模(一百五十萬年),成為了神話,他以電影去做了有趣的預言神話。當我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必須回到六八年的脈絡去看,他在裡面完成的技術是前所未有的。那時候人類還沒有登陸月球,也從未從宇宙看向地球,然而這部電影的第一幕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顆巨大的地球,這還不驚人!那時候連電腦都沒有,卻已經有HAL 9000,只有固定式攝影機卻出現了手持攝影機。2001太空漫遊事實上也建立了我們對「太空應該長什麼模樣」的基礎認知(但事實上是否如此?)

這部電影非常的慢,尤其是對現代的人來說更是緩慢的不得了,但史丹利庫柏利克是故意要慢下來,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無重力狀態去帶觀眾體驗感覺、去經驗新世界。而一開始在一九六八年推出電影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知道這部電影在講什麼,對於那個時候的人來講,科幻電影是恐怖電影的一種,太空漫遊是第一部具思考性的科幻電影。那時票房賣得極差,讓電影公司傷透腦筋(因為他們為了拍這部電影,投資的金錢多到差點倒閉),但是電影院發現雖然票房很差,有些年輕人會回來看第二、第三次,甚至帶朋友一起過來,就逐漸形成了嬉皮聚在電影院的前排抽大麻的場景。這部電影一路從一九六八年放映到一九七二年。

在太空漫遊裡,我們已經和機器相存在一起了,人類機器化,機器人性化,人類依賴機器、電腦,而機器、電腦到了具有思考能力的高峰。人類的突破便是要能脫離電腦,去儀式性的犧牲殺掉電腦,你成為其他的東西,但變成什麼模樣,「而那是需要你自己去做出選擇。」(最後新生的嬰孩看向觀眾時的背後提問)

六零年代的基底是存在主義、馬克斯理論、佛洛伊德理論,接下來面對挑戰的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同時DNA的發現、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受到量子力學的挑戰。在最後的鏡頭,也是某種程度借助了量子力學的概念(房間的畫面)。

回到這部電影要我們去思考現在的處境,同時期,美國艾森豪總統在離職之前發表了一個精彩絕倫的演說(雖然艾森豪這個總統當的不怎麼樣),他以軍人身分對現況做出深刻反思,他提到了「軍工複合體」,因為需求,軍事工業與民間工業開始結合,而軍事的思考模式鋪天蓋地的滲透進民間,而那在他任內就已經發生了這樣的狀況。他表示,這將會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意識到complex對我們的影響。

這部電影用的是尼采的理論。尼採認為人不可能是理性的動物,反對啟蒙,因為那是決定論。而基督教是要把自己交付給他人,實際上是一種奴隸的學說。人類必須全面的接受自己的人性(包含不理性、命運)。永恆回歸的概念也被尼采發揮到驚人的地步,永恆回歸的意思就是,現在所進行的事,過去已發生,過去是開放性的可能,而未來則永恆不知,我們唯一可以去做決定的是我們的未來。電影和查拉圖斯特如是說結合在一起(意圖夠明顯了吧?)。電影的基本核心就去問:來到地球作為人類,在走出地球後,才能想像全球、脫離冷戰的思維。太空漫遊甚至可以說是第一部關於建構全球化神話/想像的電影。這部電影事實上也很節制,也沒有去解釋神秘的黑石是什麼,而這個電影和外星人什麼通通沒關係,整部電影就mythological structure,探討的是人和電腦間的關係,這些東西到現在也還是被討論阿。

科學的意識延展到宗教無法解釋的地方去了,科學挑戰各個宗教的宇宙論、基本價值。而這是人類學現在最大應該要去處理的問題,而且人類學是最被裝備的、去思考這個問題的前鋒者。如果說要重建與史丹利庫柏利克建構的神話,那麼要拿什麼樣的元素去建構?在太空漫遊裡面,可以見到很多ritual killing。在新的時代,我們需要克服暴力與和平,藉由重塑神話,重新定義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包括今天人類學知識的處境,重新面對存在狀況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後來的電影不斷重複太空漫遊,但那都是從神話延續出來的故事。如果要拍一步相匹的,那就只有神話能夠對抗神話了。

如果硬要說這部電影的黑暗面,那應該是史丹利庫柏利克的這部太空漫遊給了科幻片很高的標準,後來的科幻片不斷以太空漫遊為雛型去拍,比如星際大戰等等。現在當我們放眼望去電影生態時,很大一部分就被這樣的熱賣票房/科幻電影給佔據,在六、七零年代同時間成長的法國、義大利電影工業被排擠,成為只能在藝術電影院看。可以說,太空漫遊的放映就是一個帝國的成立,強而有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