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歷史人類學(1)

*請勿引用

歷史人類學報告
Ch.7-Ch.11

一、               前言

這次的報告處理第七周到第十一周的文本,除闡述筆者對文本的理解,也試圖將文本間的內在邏輯串聯起來。扼要來說,各周主題間的邏輯是以地方宗教作為討論的核心,透過人類學與歷史學之間的相互對話、修正與組織,進一步探討地方民眾、政府與神明三者的互動關係。以深入地方的田野與文獻材料,和地方宗教傳統帶出來與反映的複雜網絡、歷史變遷與意義,將地方組織、人群與民間邏輯(生活態度、行為模式、地方權力結構運作)重新納進研究主體,由下而上理解與建構地方民眾的行為模式,反思與回應當代在中國研究所關注「什麼是中國」帶出對中國複雜社會討論的命題。第二節列出每周文本並對主題做簡介,第三節連結與分析的部分會詳述文章之間的邏輯與關係,最後一節的結語則綜合前述所言,並提出疑問。

二、簡介

各周的主題/文本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地方宗教傳統,首先以人類學與歷史學檢視地方宗教傳統,共同關心地方社會的組織方式,透過田野與地方文獻實際觀察、研究地方的人群網絡的關係。再來以神明為主體切入看地方和政府的互動,在這之中看到地方社會人們的需求、國家與地方的緊繃關係,以及地方人群的能動性。而最後則辯證政府對地方/宗教控制與妥協。

第七周「人類學對地方宗教傳統的討論」,透過田野調查,從人群組織方式、儀式、人與神的關係探討地方宗教,文章包含武雅士〈神˙鬼和祖先〉(19781997中譯)、林美容的〈彰化媽祖的信仰圈〉(1989)、黃美英〈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1994)與林瑋嬪〈台灣廟宇的發展:從一個地方庄廟的神明信仰、企業化經營及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談起〉(2004)、王銘銘〈象徵與儀式的文化理解〉(2005);第八周為「歷史學對地方宗教傳統的討論」,使用文獻材料,將歷史脈絡放回地方,並與人類學理論對話,文章有鄭振滿的〈神廟儀式與社區發展模式〉(1995)、陳春聲〈從游火帝歌看清代樟林社會──潮州歌冊的社會史資料價值〉(1993)、羅士傑〈地方宗教與去中心化的地方政治〉(2012);第九周為「難以駕馭的神靈」,以神明為討論核心釐清宗教與社會秩序、國家官僚體系的關係,同時也描述與解釋神祉信仰在社會的傳播。其中文章有Meir ShaharRobert P. Weller合寫的Introduction: Gods and Society in China1996、萬志英〈財富的法術〉(2006)、宋怡明〈胡田寶與清中葉同性戀話語〉(2003)、黃萍瑛〈台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2008

第十周和第十一周有密切關聯,第十周討論政府對神明的賜封、與地方菁英的結合和政府如何使用「象徵」嘗試控制地方的討論(政策),也討論神明興起、信仰流傳過程背後的歷史因素與方法,包括商業、經濟等。文章包括華德英的〈意識形態模型:兼論華南漁民〉(1965)、華琛的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a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1985)、杜贊奇的Superscribing Symbols: The Myth of Guandi, Chinese God of War1988、韓森的〈變遷之神〉緒論、第三與第四章(1999);第十一周對第十周的文本進行反思和對話,主要包括華琛專號上科大衛和劉志偉的宋怡明的〈帝制中國晚期的標準化行欉的正確之說辭:從華琛理論看浮洲地區的儀式與崇拜 〉(1997)和〈「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2008)討論Watson神明標準化的問題,另外有蕭公權的〈鄉村中國:論十九世紀的帝國控制〉第六、七章(1960)和高萬桑〈近代中國的國家與宗教:宗教政策與學術典範〉(2006)分別討論十九和二十世紀國家和地方/宗教的策略和妥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