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語言人類學

2015.11.13

1. 探討台灣英語教育的迷思和爭議(2008)

Robert Philipson(1992):Linguicism

目前台灣沒有人在做,所以研究空間非常大,因為台灣也有大量的美語補習班。
此篇文章在講,美語相對於英語教學,放在比較高的位置,希望塑造流利標準的美與腔調。反省英--批判性,需要探討美語教學的文化面向,但是此篇文章沒有很深入做文化,比較表面,點到為止。

Joshua A. Fishman(1983)
英文在科技方面是主導語言,程式語言是用英語書寫而成。
美國是英文中心,而英國是相對不重要的。

English Glocalization in Taiwan
英文在台灣有技術門檻,而不是文化門檻。

ppt-->英語比美與性感?到底有沒有標準英語存在(流利和口音)?迷思?
台灣還規定,如果英語不是你國家的官方語言,就不能在台灣教英語。是以護照來判斷。(「教授之語文課成為該外語教師護照國籍之官方語言」)如果是義大利人,持義大利護照,官方語言只有義大利語,所以不能教。但是香港的官方語言有英文,所以香港人可以教英文。到底台灣政府怎麼去做標準的判定?2008年到現在都是如此,到現在還沒有改變,看起來也沒有檢討過政策上的問題。

美語和國際化的關聯是什麼?(這是一個成立的問題嗎?)
證券中心-科技中心-國際中心

Global English的概念的問題?

文化霸權--標準追求--殖民的影響



2. 敘事分析(適用於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分析的一篇文章)

蕭阿勤

敘事:narrative--story--discourse
部分真理?
1960年代開始,西方歷史學界開始討論敘事的核心問題
敘事和歷史學的基本性質語任務的關係為何?
如何評價敘事作為一種再現過去的形式?
敘事創造意意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們建構文化的重要方式。

Paul Ricoeur, Hayden White 文學界
1920.30芝加哥學派 社會學
William Laabov, Joshua Waletzky 語言學
那語言人類學家呢?

p,6 分析的過程不應該被看成是研究的一個獨特階段;相反的,他是一種反身性的過程,應該滲透於資料蒐集、撰寫、進一步地蒐集等等。那麼,分析就不是研究過程的最後階段。他應該被當成研究設計的一部份,以及資料蒐集的一部份。研究過程是一種循環的過程,而分析是研究過程的一個面向。

Ringmar(1996)因此說故事變成行動的前提.....我們告訴自己我們過去、現在、未來將是怎麼樣的一種人;我們過去、現在、將來會處於什麼情境;像我們這樣的人在這些特殊的情況下,可能怎麼做。

反身性(reflexivity),出發點是反本質論。Giddens(1991): 自我沒有固定的形體,那麼自我認同也不是持續不變的物體或實在的東西。自我認同不是既定不變的東西,不是個人所擁有的固定特徵,而是必須在個人的反身性活動中重複部斷地創造和維持某種東西。......這種反身性的自我理解與定位、自我實現與追求,都涉及到個人對時間的控制或者對時間的對話。

強調個體差異對於文化意涵和邏輯的不同詮釋?

3. 劉斐玟 女書(嗚嗚重讀)

Clifford Geertz 本土觀點(進化論)/地方(較為平等)
《地方知識》
文本--文境、語境、情境脈絡
文本化的挑戰

''衝突''

作者的敘述?過程、敘述--有沒有看到劉斐玟的影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