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14 第一周
我們這門課是從七零年代中後期開始,一直到現在。人類學史一和二不一定能銜接起來,和時間人物無關,而是和討論主題相關。今天我有先上傳一篇文章,那是Sherry Ortner的文章,這篇文章有中文翻譯,這文章是二十世紀六零年代以來的人類學理論。這篇文章是一九八四年出版,處理六零到八零年代以來的人類學變化,裡面有些東西和我們這門課有相呼應的地方。這篇文章的第二頁開始,要處理一個學科的歷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人類學沒辦法像自然科學有標準化的課本,沒有所謂''基本的''的東西,六零年代以後,很難來寫這種課本,也是能從頂尖研究機構和學者下去寫,但是若是要討論何為主流,那就會變得複雜難以釐清。沒有共享的典範,共享的術語,連在人類學內部的討論和吵架,到了六零年代,連吵架也沒有。如果分散,那麼寫出來的東西就不那麼讓人說服。
談這麼多,是想說這門課要去思考的東西。接著S說道,選擇任何一個點下去講都會有其武斷之處(標籤-武斷簡化-以錯誤最少的標籤下去定義)。S可以被稱為實踐主義學者(行動論和實踐論),從該理論出發去討論人類學史,以人類學理論實踐者、理解者的角度出發去討論理論上的重要變化。下禮拜我們會再談一下,但不會細談。
我在想怎麼去理解當代人類學的時候,想法和S很像,人類學典範變化分界是在六零年代。我自己在設計這門課,一開始沒有自覺到,但裡面放的內容也是自己的學習歷程。本來我不是念人類學,而是念動物學,之後轉去清大念人類學研究所。當你對人類學憧憬想要開始念的時候,開始碰的東西就都是在解構人類學。一九八零年代末期,台灣開始接受各種思潮,影響最大的包括後現代、後解構主義,那什麼是後現代、後解構?這是和現代、解構主義作批判性對話。
現代性和結構主義來自兩種完全不同的脈絡,這兩種思想的範型,有共通的地方,就是在現象之上/之下,有些共通的、客觀的原則,學者的作用不是在描寫這些現象,因為現象一瞬即逝,學者並須抓出超越現象的、普同的、有客觀標準的一套原則,由這套原則的作用,去看現象,這是現代性和結構主義的共通點。而後現代、後結構就是在反對和批判,也就是批判超越現象的客觀原則。那時候一九八零年代末期比較流行這些文本,這些並非老師教我們的,都是我們自己去讀的、去反思課堂學到的東西。如果人類學史二談的是當代,那麼當代的劃分就是七零年代,轉向批判反思的路線,這也是我們課程設計主軸。
到了一九七零年代,來自前殖民地的人們開始挑戰殖民者的主流範型,被批判最嚴重的就是英國的社會人類學學者(結構功能論學派-帝國主義),這是後殖民主義主要批判對象。一九八零年代,後現代主義是整個文化理論的主流,從後現代、後結構的角度,針對討論民族誌「再現」的問題(文字的表達)。接下來整個學科進入九零年代,出現嚴峻挑戰,來自於政治經濟的情勢變化,就是冷戰的結束,全球化的時代,整個九零年代,不只是人類學,包括地理學、社會學,全球化是主要去處理的議題,在人、物、資訊快速跨界流動,對於人類學根基挑戰很大,過往的人類學大多是在小村落做田野,建立長期研究關係,做整體性的描述和分析。一九九零年代以後,這樣子的田野分法受到挑戰。
我談我的親身經歷,當時開始做研究時發覺課本上寫的田野方法是有問題,最切身的問題是,「不可能待在一個地方不動」,他的思想不斷動來動去,有很多非當地的影響,作為研究者,怎麼能一直待在那個框架裡不動呢?那時候還沒有那麼多在新的情境下怎麼田野的討論,是在一九九零年代中後期才開始有理論。三個對人類學根本的挑戰,第一個是【文化】概念,第二個是【地方】(place),到底什麼是地方?跟這個相關聯,第三個是【什麼是田野】,思想和情境流動的狀況底下,那樣如何做田野? 人類學最有價值的,就是長期切身取得知識的田野方法,如果不想放掉、只作文本分析/問卷,那新的田野方法是什麼?這是二十世紀,到了二十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人類學開始出現當前最重要的範型,在六零年代可以說是政治經濟學,五零年代可能是文化唯物論......當代最具人類學特色的重要理論範型,就是我們第三個單元要討論的「本體論的轉向」,這個單元會是學期最難的單元。
本體論的轉向到底是什麼?也是來自幾個不同的脈絡討論,不約而同出現有意思的作品,這些脈絡的共通地方,第一就是以北美原住民為主,第二就是以生態自然有關,第三是在拆解人的定義,【人到底是什麼?】,西方的思想,從傅柯之後,出現了一個思想的趨勢,那就是後人文主義,一開始在六零七零年代出現,是在批判啟蒙時代出現的人的概念,打臉的是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人文主義,後人文主義就是在批判人文主義的理性人的預設。多多少少在解構理性的價值(人有理性才之所以為人)。
傅柯說,人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人,而是在後面的設定、權力運作後才有了人的分界。在北美原住民的研究中,拆解了人、自然、動物之間的分野。討論、拆解人的【至高無上】,本體論的轉向,就是把人拉下來,討論慾望、權力對人的影響(非常有趣)。裡面最容易理解的是跨物種的民族誌,比如像是民族動物學(某些民族對動物的分類、象徵...)、民族植物學,但現在的多物種民族誌更進一步,除了人如何去理解美洲豹,也去討論美洲豹如何理解人,把人從高位階、獨特之處拉下來(理論基進之處)。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如何知道動物如何理解?還是要透過人為媒介去理解。等我們到這個單元大家在細做討論。本體論的轉向發展大概也二十年,對了這些理論也多了些回顧和範型,比如沙林斯講到本體論的轉向是當代人類學的【救贖】(人類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貢獻?)、真正另類的觀點,人類學可貴之處,就是用各種另類方式擴大知識的嘗試。
第四個單元在思想上沒那麼複雜,其實很多人類學的危機感,一直累積到九零年代末,很多人開始受不了,除了不斷的批判反思之外,人類學還能做什麼?人類學從不同的次領域中不約而同提到【參與】,希望學者能夠更貼近當代情境,藉由寫貼近當代情境的研究,使現在的人更尊重人類學者的研究。當代的人類學者和過往學者不同之處,那就是對【社會參與】的關懷(不同之處在於參與的途徑)。
課綱上只有列一定要讀的東西,大家要努力地讀過、讀懂,基本上這些文本都是經典,或者即將成為經典,所以很多文本都有中文翻譯,我很相信教材要中文化這件事情。有些用詞還是要對著英文(理論性用語-翻譯上差異)。理論性的東西一定要自己讀、自己想過一遍才能搞懂。我們上課前兩個鐘頭是我講,每個禮拜都會有講義和ppt,至少課後就會上傳,上課講的東西比較是釐清文本脈絡和歷史、各理論人物的代表性。為什麼要這樣子?這個課程我們不是使用課本,其實也找不到當代人類學理論的課本,所使用的是原典,而這些文章地位是什麼,就是上課要討論的。所以較不會針對文本內容做講解,第三個鐘頭會有問題討論。這是課程進行方式,這個課就是除了期中、期末考之外,有五篇的報告,九月二十八號交第一次報告,take home essay--申論題「為何【反思人類學?】,【反思】了什麼?」
交學習報告時段(&課程學習單也要準時交、不能補交)
學習報告:單元重點、摘要、讀書心得反思;這些心得如何應用在你已經在思考、研究的題目上面。
9/28
10/04
10/18
11/29
12/20
01/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