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海德格

第三章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叛
P.104

在海德格看來,語言對人有著無可置疑的重要性。語言是人類獨有的東西,人類具備種種不同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具有講話的能力。這種能力讓人類有接近存在的特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海德格才說「語言是存在的加,而人又居住在語言的居處中」。有了這樣的一個前提,「存在」就總能透過語言對人(並且在人之中)顯示著自身。海德格指出,人既然被拋入到關於存在的真理中,就應該像詩人和思想家那樣,成為這塊林中淨土的看護人。人看護存在的本領表現在他對存在之明瞭性的保護,表現在他能夠藉由自己的說使存在的明瞭性形諸語言,並在語言中予以保管。然而可惜的是,歷史上的人類的語言經常不在家中,甚至使自己的語言墮落成自己搞陰謀詭計的外殼。他指出,在西方傳統中,由於形上學對思想的長期統治,西方現在人對語言的使用已經變得陳腐不堪,它只為形上學服務,並浸透著人作為主體對客體和世界的絕對統治和支配的願望,浸透著人對地球和自然利用和剝削,最後終於導致人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居住危機。海德格強烈地感到,這種語言已經遠離了存在,不可居住,它已經成為服務於交往的媒介,處於公眾的專政之下。而公眾的專政預先就決定了,什麼東西是可理解的,什麼東西必須作為不可理解的予以捨棄。這裡的公眾專政主要是指主體性統治的時代中人們對一切都無條件地加以對象化的狀況。他繼續批評說:「最近被談論得很多所謂的語言的衰亡,不是一個過程的原因,而是這個過程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在新時代主體性形而上學的統治下,語言幾乎無可阻止地從它基本成分中掉出來。語言仍拒絕向我們透漏其存在的真理之家的本質。語言受我們單純的意願趨使,被當成對在者統治的工具」(《隨海德格一起走新的道路》)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人類學史:王銘銘〈反思運動及其理論挑戰〉


本作業根據王銘銘所書寫的〈「反思運動」及其理論挑戰〉,討論兩個問題,一、何謂「反思人類學」,二、這之中「反思」了什麼?在回答這兩個問題,筆者先就該文本脈絡進行梳理,以便作更精確的回應。並在文章最後提出問題與延伸思考。

該篇是對漢學人類學的發展進行檢討,作者認為目前漢學人類學對當代新的人類學理論反應遲鈍,於中國的研究套用既有的人類學範式,因此希冀透過該文章整理六零年代以降人類學發展的特色以及狀況,並且從中省思漢學人類學的不足。六零年代以降,各樣的人類學理論出現,包括象徵人類學、結構主義馬克斯、政治人類學等等,以及到了最近的「反思人類學」。

於此,王銘銘認為,反思人類學的特點在於,一、在知識論上,人類學並非出脫於社會、政治的「真理」,並須同時注意到人類學家的主觀之處,二、將人類學者一併作為描述對象,同時,讓被觀察者能「解說自己」。從這兩點可以說,反思人類學是對整個人類學者書寫進行檢討省思,進一步的說,反思人類學是進行對人類學文本話語和知識的批判(進行文化和權力關係的考察),以及在這樣的批判上,創造新的話語(論述)形式。

在這樣的梳理上,筆者意識到,直至今日的人類學研究,有幾件有趣的事情值得注意,一、人類學者在民族誌裡的現身和自我批判(此現象也許可以用《傷心人類學》作為代表),也就是人類學者不再是權威,而是作為「個人」去研究、觀察,人類學的用途不再是調查他人的社會,而是理解他人,反身自己所處的社會。二、人類學長期建立的普遍性原則、理論範式是需要質疑、檢討,不能只是套用、驗證,也就是當地的田野調查等材料並非是拿來驗證理論的對錯,而是要在這之上提出當地脈絡下的問題,並試圖回應。

又,筆者想問的是,人類學作為理論反省、創造活躍的場域,反思人類學還能觸及到什麼面向?又,人類學自身對於人類學理論進行反思,那其他學科呢,他們也有在進行反思嗎,是不是也該對其他學科對人類學理論的借用和改造進行反思?也就是將反思、對話的範圍踏出人類學的學術圈。不過這也只是筆者粗淺的想法,尚未思考清楚,在此先開個頭、待日後處理。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語言分析:第二周

20150924 第二周

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在語言學裡一九五零年代就開始,但是為什麼最近這麼紅?--文本自動分析則是受到大樹具影響在開始興起。data:結構性(ex. table form);半結構性(html碼);非結構性資料(文本data,自然語言)。

基本概念:

1. text analytics(同義詞:text mining)--每個學門都在受到data影響,這需要面對、要會處理,每個人都要會coding,單看你要拿來做什麼,因為「不用可惜」。
2. NLP(interesting,natural language process)-linguistics
3. machine learning-statistics

text analytics:幾個熱門主題

1. text categorization(現在思維方式:人不用本質性想自己是誰,而是和外在環境互動產生的集合--data,比如說現在你在這,你被衛星定位、你被監視器監視;數據、文本性的資料,構成你當下的活動;想想看若是你有十年的資料,這個機器不用十年,就能很大機率性被預測;那我是誰?我是一個data,被預測的object,data collection),回到原本的,什麼是text?當我們可以用text represent你的時候,text就很可怕。(當系統對你的理解超過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要想想這是什麼東西;好處什麼?google本身就是推薦系統,若是常用google就會知道你在做什麼、去作分析,你就會覺得很方便,代價是:你被分析、預測、集合。人類面臨的抉擇:資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 text clustering/ similarity/ association
3. name entity extraction/ topic modlling/ event detection
4. sentiment analysis/ opinion mining
5. text summarization
6. text in the social network(把文本放回社會網絡中,比如有個人在罵一件事情,文本是如何流竄、傳播、接收、在哪個節點被講/不被講)

自動化是一件很難過的事,去想想,你若不思考,機器就能取代你。很多過程都能自動化。你要去面對的是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資料的整合。

對歷史系來說,數位化的文本越來越多,如果你可以借助數位,你會有一些insight。
text mining as a research tool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ogy(自行google)

也可以改造政府,比如dataTaipei、零政府?
外遇資料,Ashley Madison婚外情媒合專營網站被駭(被放在dark web)--人文思考: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

文本(text)和文件(document)有什麼不一樣?(本來與詞定義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單看習慣)文件比較像是物理性的,不關心內容,比如說「備份」;但是文本和裡面的語言有關。

markup 標誌/ tag 標籤/ annotation 標記?在文本裡面,這是什麼意思?可以處理的文本,像是html,markup的文本;tag,人做為文本,下一個定性的標籤;annotatio,我基於我的研究動機和目的,我對文本作的註解註記,比如說我想對這文本的情緒作裡解,我就會標記那些東西是開心的、悲傷的,這些標記能夠讓機器去學習和分類。

我們在不同領域裡的文本、關心的對象不一樣,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文本格式、標記也不同。第一個要看來源,你保留什麼(結構內容),取決於你要做什麼。文本是跨形式、跨領域。

一般作text mining/ data science的誤解
一般公司小看文本,認為來源單一,但是當時代走到物聯網時代,以後感測器四處都在,來源不一定只有web。而且大家常忽略,語言層次(語言軸)、概念層次(概念軸)--我們用語言表達出來,很多是發生的事實(誰和誰處在什麼關係,ownership)、概念,該領域的知識系統。

linguistics and  data science

語言學要回答語言的習得與發展,結構與功能,神經與心理機制,社會變異和演化過程等等。(大家有沒有聽過中文斷詞系統?http://ckipsvr.iis.sinica.edu.tw/)大家,字跟語言是不一樣的!

Frederick Jelinek(1932-2010)

TED: the language of lying(值得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0-WkpmTPrM

文本的真實性(比如,機器產生的文本)也是最近有人在做的。
當人不一定在說真話,當機器不一定在說謊的時候,人該如何自處。
又當人在中文脈絡裡講謊話,會是什麼樣的語言模式?(想一想,自己說謊的狀況)文本分析訓練就是自己回推回去。多聽多思考人類的語言型態是怎麼一回事。

線上服務:
text analysis online

but
-coding is the new literacy
-求人不求己(沒錢但是有青春)
-open-sourced project才能跟上(改變)世界的腳步
(有錢買到什麼服務,會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你要願意學習,看到有興趣就去學,你就會學到)

免費線上課程:DataCamp; coursera DS series(自己看,拿不懂的問題去問老師;如果你只是來聽老師上課,你就會跟不上速度)

作業1
1. 邊讀邊作Linux tutorials
2. TA作業
3. 加分題:最好的分組方法(分組、遐想皆可,可實作,不要向上帝祈禱分組之類的,我要可以work的),比如說,用KEY WORDS分群,把每個人當成key words的collection。又,跟你同一組的,不一定要和你一樣的,你希望同組的人是怎麼樣的人,你想像他們交出什麼資料?

零基礎的人:安裝好,然後看去網站看怎麼作。

作業2:放新聞,新聞時間,新聞來源,把你剛打的指令,成功的,寫在上面存檔。要存檔就去按左上角磁碟片的部分。檔名就寫學號,不用加附檔名。執行:你可以一行一行執行,或者全部選起,然後按RUN,全部執行一次。(選擇一則新聞,用jiebaR斷詞,將詞依照出現頻率由高到低排序,並輸出成CSV檔。把程式上傳CEIBA,第一行#學號 姓名 新聞時間 新聞網址)

大家要常看公告、收信。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經典劇本:第二周

20150923 第二周

導演的詮釋方法和時代的脈動是息息相關的,值得研究。《娃娃之家》就是一個建構又自我解構的文本,完美的範例。Signifier(符號), signified(連結意義),彼此斷裂,索緒爾的理論。本質(essentialism),天生如此、本該如此,在出生之前,本質論很常出現在一種話術--「你就應該做自己」,超爛,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做自己是不斷建構而成的。本質論到現在還沒有死亡,還有像是「孝道」。跟本質論相反的是,建構論,比如說傅柯(Disciplinary),朱蒂絲.巴特勒(Performativity)、馬克斯......。拿傅柯來講,過去的歐洲,用刑罰、展演的方式讓人嚇到、遵守規定,現在看似溫和,但是從小就教導你要規訓(乾淨、守規矩)。巴特勒,操演性(操,操作,在用已經有的東西,就是『引用』,象徵的存在,具有存在的權威性;用身體展演象徵),一個主體,一個人,你在這個社會上沒有辦法自己創造一個行為,你永遠都在操演(引用象徵,forever)。資本主義:累積不必要的積累,社會主義:財富是更均衡的。剛才講了本質、建構,就是因為一切是建構出來的,一切才會解構。而解構的出來是什麼原因?一開始出來是和語言有關的,德希達:解構閱讀西方哲學,揭露文本結構及西方形上本質(柏拉圖、盧梭)之間的差異。(台灣的「梗」的意思很棒,梗也許是最適合拿來研究德希達的),解讀閱讀產生多元的聲道(越來越亂?)。

解構反對結構,你要解構,就必須要有結構,否則你解什麼構?這是弔詭的地方。結構就是相信有個系統,有中心,有原則,解構是沒有中心,模糊、光譜,型態是由差別組成的。解構主義的爭議:過於虛無、瘋狂,與現實脫節(最爛的理由),難以定義。

文本解構:(1)洋蔥法(你不相信,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把他剝開)--批判。
敘述策略:調度、佈局和結構,結構即是內容,策略即是主體(重點不只是台詞了,而是整個結構)。

文化人類學:第二周

20150922 第二周

What is anthropology?

中國人類學最近很紅,兩千年以後才發展出來的,這和資本主義市場的發展有關。人類學系的必然開始是對其他文化的好奇,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反身思考。人類學的發展和殖民主義有關,因為殖民的發展,使得人遇到其他的人和文化,並想要和其他文化的人相處、了解,有效取得當地物資、得利,更大投入資本市場。人類學一開始也被認為是殖民主義之子,主要人類學理論的發源地,比如英國、法國、美國、日本,都是殖民母國。「the others」,派出人協商、了解他們,並且能有效管理。

人類學在研究人類社會有什麼樣獨特觀點?田野調查、當地人觀點(透過intensive fieldwork尋找當地人觀點,即文化概念)、比較觀(between society):去看別的文明社會(做漢人研究,也去接觸印度民族誌,這樣才不會''too blind")、全貌觀(within society):取樣通常很小、用政治、宗教、經濟、親屬全部下去做,但現在比較少了。普通人類學(gene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類學、考古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台灣人類學的台柱還是文化人類學和考古學。以英國的例子來說,就是四種分開,人類學在各地有自己發展的方式。

Malinowski功能論(bio-phychological functionalism);結構功能論;經驗論(和概念的層次不同?):影響英國人類學很深。法國,Mauss,比較民族誌傳統(包含所有區域),李維史陀的結構論(全人類)。

台灣人類學,相當受到日本學者的影響,尤其是做原住民的研究,多多少少都要學習日文。一九四九年之後,很多大陸學者來到台灣,李濟、凌純聲把在大陸做的研究帶來台灣,尤其是中國少數民族研究。台灣人類學幾乎等於原住民研究。在六零、七零年代,引入歐洲、美國理論。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當代法國哲學與思潮:第二周

20150922 第二周

十分鐘法國新聞:

(1)2014年10月中,發生伊斯蘭教徒因戴全罩式面紗而被請出歌劇院的事件。
問題:宗教和社會安全的限度在哪?為什麼宗教不應該進入中小學教育?
新聞: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6978

(2)歐洲古蹟日(Journées Européennes du Patrimoine,European Heritage Day):每年九月第三個周末。這兩天,所有歐洲國家(目前全球有五十多個國家)的古蹟、城堡、劇場,以及平日僅對少數人開放的建築,如私人大宅邸、法院等,都對大眾開放。起於一九八四年,由法國的文化部主導,各地文化中心負責施行。一直到一九九二年文化部長Jack Lang才指定這兩天為歷史古蹟開放日(2000年--指定為歐洲古蹟開放日)
官網:http://journeesdupatrimoine.culturecommunication.gouv.fr/

大家對存在主義(l'existentialisme)的印象是什麼?存在先於本質?在台灣,研究存在主義的老師沒幾個(陳鼓應、孟祥森、陳俊輝;又存在主義和現象學蠻親近,所以這些老師也會討論現象學的問題)。老師列出幾個問題:存在主義是嚴肅的哲學專業學科嗎?存在主義是時髦的咖啡館產物嗎?(存在主義的流行也是起於沙特和西蒙波娃)存在主義比科學實證精神更具時代性嗎?存在主義只是歐洲的問題嗎?存在主義退流行了嗎?前面講的這幾點都是否定的,如果存在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產物,那我們就要問,存在主義和科學實證精神,哪個更具有時代性。又存在主義雖不作為一個專業的學習,但是已經逐漸融進我們的生活裡,影響可能比康德還大。

台灣和存在主義相關的人物: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
http://puomo.tw/post/99895492373

存在主義的創始人可能是雅斯培(Karl Jaspers)和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但是海德格爾始終否認自己是一個存在主義者。他們被齊克果和尼采影響,一個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另一個是上帝已死的哲學家,他們兩個人都非常嘲弄創立哲學體系的人,並拒絕哲學體系的可能性。「學」的成立是很後來的事情,這是從logos希臘字來的,本來是話語的意思,後來變成規則、邏輯。當一個學問變成專業學科,必須把自己剪裁成內部一致、彼此關聯的組織,而齊克果和尼采就是拒絕做此事。把思想體系化很容易邏輯化、技術化,很多小的、偶然但重要的思想/經驗片段就會不去探討(普遍、規律的東西更重要)。而在法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馬塞爾,也是天主教徒,激烈批評沙特。馬塞爾繼承羅義斯和柏格森。柏格森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也是諾貝爾獎得主。另外,往俄國看,有杜斯妥也夫斯基,俄國的學者多為其精神上的子弟。而布伯(Martin Buber),寫過《我與你》,致力於聖經與希伯來的遺產。在尼采之後,宗教慢慢式微,他認為,即便上帝已死,但教會的影響力仍在。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是沙特後期的文章,但是廣為人知,而且好讀。沙特、梅洛龐帝、西蒙波娃都是高師畢業,高師是個師培中心,同時是個重鎮,法國重要的思想家幾乎都是高師出來,這很有意思。

比較大的背景,我摘自《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的興起有幾個要素,比如宗教的沒落,日常生活裡宗教儀式是否退出人的生活,從十九世紀開始,民族國家去成立的時候,高過於教會。原本西方的教會是和人的生活(重要的人生儀式、望彌撒、告解、禱告)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這就是為何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要宣稱國家權力大於教會,政府和中產階級聯手把神權、教會組織力量趕出公共領域,強調共和精神。(一個人失去了心靈的容器,就等於隨波逐流,成為地表上的流浪者?)理性社會秩序,如今資本主義精神卻是抽象、精打細算,切斷了人和土地的關係,而抽象概念乃是現代生活輕鬆愉快的根源,但同時也是無根的、茫然的、缺乏具體感(?)。存在主義是在面對標準化的時代--雅斯培:「存在哲學的歷史意義在於他面對著現代朝向標準化的群眾的社會洪流,奮力去喚醒個人去過真誠不偽的生活(《現代人》)。」,三年後,納粹政權上台掌權。在一戰爆發之前,一八七零到一九一四之間乃是西方的物質主義時代,歐洲主要國家已經統一起來,中產階級就處在一個政治安定而物質進步驚人的時代,因此,一九一四年八月是現代社會的分水嶺。(傅柯:自我是如何將自己規訓為可以面對現代的一個人)雅斯培:「自身的孤獨乃是人類生活中無法減免的一面,無論那個自我在表面上如何完全被他的社會環境所包含。到最後,他看見每個人在自己的死亡面前孤零零的、赤裸裸的。」人類是三方的局外人(推薦電影:蔡明亮的《愛情萬歲》)。

數學家,魏爾(Hermann Weyl),「我們曾經想要攻擊天堂,卻只堆成巴別塔。」(巴別塔的建造是為了接近天堂。越造越高,會終將取代上帝?)我們面對的當代問題都從笛卡兒來?海德格爾--我們都不去想為什麼要造出那個技術,先有那個技術再說,結果科學被技術所支配,不問根源,一切都是遺忘存有的根源的後果。沒來由的毀滅自己。沙特,《沉默的共和國》:「放逐、囚禁,尤其是死亡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關注對象。我們發現,他們既不是無可避免的偶發事件,也不適經常無可避免的危險;他們必須被視為我們的天敵、我的命運,我們做人這一實在的深邃根源。時時刻刻我們按著這個平凡的短劇的完全意義過活:『人必有死!』我們每個人做的生命抉擇都是鎮政的抉擇,因為他是面對著死亡而做的,因為他總是可以用這幾個字來表達:『寧死也不......』並且我再這裡說的不適我們當中真正反抗份子的精銳,而是指所有那些四年當中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回答『不』的法國人。」

現在我們來讀一下〈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我們要從人的本質如何被下定義開始,對你們來說,人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我開始對人的本質下定義,那就意味著這是普遍的,但毫無脈絡,且不考慮個別性)古典哲學家為什麼要去談人的本質,有沒有想過?談人的本質要幹嘛?(比如亞里斯多德: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找出根源、定出基點,然後去看其他東西(定義定清楚,在這之上討論問題?)有神論:每一個人都是藏在神聖理性中的某種概念的體現,製作先於存在。(我的問題:第一次製造的實驗?)無神論:存在先於本質,沒有上帝提供一個人的概念,因此沒有人性(人的性質、概念,我們不知道),人就是人。沒有上帝,沒有依憑,他是自己以為的那樣,而且也是他願意的那樣。

把自己存在的責任承擔起來。存在先於本質,人就要對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負責,「人人明白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把自己的存在的責任完全由自己承擔起來。」負責,不是指對自己負責,而是對所有人負責。因為人為了把自己造成他願意成為的那種人而可能採取的一切行動中。存在主義者,坦然說自己的痛苦。因為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坦然承擔責任時,他完全意識......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語言分析:第一周

20150917 第一周

我們這門課會放在語言分析和資料分析的互動,這門學科是需要你去跟上時代,比如說我十年前學習的東西如今已經都用不到,我比較希望是個教練,而不是一個老師。這門課很特殊,倒不是很新的題目,而是沒有一本完整的教科書,你該怎麼學習這樣一門知識?這門課設計不是給資訊相關學門的同學,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零基礎,希望你有不同的專業、興趣、知識,能夠混搭,產生興趣應用,找到自己的強項。

目標--2M2H:Mooc(線上免費課程-自主學習);Make(自造者):一想到就去做,不要去想而已,這是這個時代的精神;Hack(效率改變):不要太執著於建構藍圖,丟出來,大家一起做(學習和思維的方式要改變);Humanities(人文議題):倫理問題、安全問題。現在我們簡單的介紹背景,你活著的時代背景:Data is the KING,每秒鐘大量產生各種不同資料。這難道只有我上網的時候才會留下這麼多資料嗎?似乎也不是如此。比如大家常常聽到的物聯網、車聯網、衣聯網、腦聯網(可能?)......大家先不要有技術門檻的擔心,而是怎麼如何利用自己的興趣和學到的東西,然後找人一起來做。這個時代的精神不是要你十年想出東西來玩的,不是這樣的。你要創造這種想法的時候,絕對不是一個單一學們能夠做出來的。現在是一個協作的時代,一定是集體創作才有可能。你們要越早找到自己厲害的地方。

來談談資料,data,你想想你們很宅,黏在網路上,有網路瀏覽紀錄,走出去,有監視器,消費,有消費紀錄,用手機,有手機定位,甚至還有大陸的支付寶。(另外,微信是多好的training data,它不會中斷,可以拿來訓練電腦分析了解人類的說話)我們這門課在處理symbolic form的data。把數據變成有用的資訊,最終極目標可以整理成知識(data-information-knowledge)。文本數據分析(text analytics)=Statistics+Linguistics(統計學+語言學),那語言學是在做什麼呢?比如你要知道文本哪一段說謊,語言學的某些訓練可以讓你這個sence更強。CS+1,這個1,不是傳統的訓練、規訓,而是讓自己想辦法變成自己想要的專業人才。在提供大家一個訊息,大家可能不相信,哲學系在英國的收入是前五名,因為哲學是基本訓練,再加上專業知識,比別人還要多很多東西。不要用傳統的東西去受限於你看事情的想法、思考你的未來,你這樣子會很吃虧。

文本分類想像力練習,文本分類我假定大家沒有聽過,這是我們之後講課的主題。我講個例子,什麼叫做文本分類,比如說訓練一個分類去,面對p版發文決定要推或噓。分類無所不在。doing by learning,makes your hand dirty。

我不希望有期中考和期末考,但是會有比期中期末更累的東西,就是做一個迷你黑客松,我們就分組,你們多坐在一起,互相學習配合,期中考後兩周會來這樣的活動,那天我會給大家一個題目和資料,大家去設想、討論、分析。第十七周,做一個最厲害的project,可以很開放,一個點子,想辦法實作,驚艷我們。我會請新創公司的CEO來替你們評分。期末的分數非常重要。這個課包括期中期末,就是你的團隊(團隊精神、默契,如果只是隨便聚合,不知道別人厲害在哪裡)。Key word:你要不要和我們一起來創造東西?如果你沒有熱情、動機,你就會玩不好,面對這個變動的時代,那些不能與人合作的人,恐怕也不會活得太好。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文化人類學:第一周

20150915 第一周

我們這個課的前一個小時後和一個小時都是office hour,你可以上課前或上課後去找老師談談,也可以另外約時間。這門課的課程目的,是一門導論、通俗性的課程,探討人類社會的多樣性與普遍性,讓人們了解人類學研究啟發觀點,重新思考、認識所在的世界(核心概念:透過別人/自己,看到自己/別人)。教材我講,case study需要同學們分組報告,在第二個小時要去報告,講自己的閱讀成果(報告的同學最好能夠給予影片供同學欣賞)。也要先讀中文的文本,上課會問,聽同學報告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作業,有四次報告,比例也佔很高。佔全部總分百分之三十,非常重要。每次報告你要給一個題目,比如讀完四篇文章,重新整理、書寫、找到主題銜接,並給予題目。摘要、主題、分析與討論(概念)、自己的探討/心得/看法,這個reading不是一個客觀的,而是如何與生活結合、對話。讀完後批判也行,網路資料不要超過三筆,報告長度大概三頁到五頁。繳交時間是上課前就要交出來,遲交扣二十分。你可以三次不來,但是第四次我一定當你。

作業
10/06期中報告一(9/29+10/06,傳統怎麼做、新民族誌的挑戰,新的想法對現在的影響)
11/03期中報告二(經濟人類學)
11/10期中考
12/08期中報告三(網路研究)
12/22期中報告四(全球化研究)

(佳平國寶婚禮--文化資產保護的正面好例子)


法國當代哲學與思潮:第一周

2015.9.15 第一周

法國社會裡還是有一定的對立性,文化階級上的對立性。在一九七零年前後,我聽到非常多有錢的世家小姐公子,背叛自己的家族,把財產拋棄,去幫助那些被殖民者,或者把財產全部捐出來,給製藥中心,或者公益團體。對我來說,法國人最浪漫的就是背叛自己的階級

當代法國哲學,如果對哲學稍有了解,應該會講到理性、人的意識,但為何法國人都在講一些奇怪的題目,比如瘋狂、他者、監禁、內在性、平面、邊緣阿等怪題目,其實哲學講那麼久,法國哲學家是希望能夠開啟哲學新的討論面向。(高度學院化?/黑格爾: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想看懂這些經典,似乎不太可能)如果哲學再繼續隔絕於大眾之外,那會造成什麼後果?法國哲學在試著鬆動哲學內部高度僵化的體制,你必須要有很好的古典訓練,才有可能去做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法國哲學剛剛好不是要去維護僵化的哲學體系,而是在古典訓練之外打開思考空間。但他們到底打開了什麼,有沒有道理?之後上課慢慢體會。

為什麼當代法國哲學和其他學科的界線這麼模糊?比如你會去問傅柯到底是什麼(哲學家/社會學家?)但是那樣的分類其實非常台灣,對法國人來說,跨學科的合作才是他們的特性,正是想打破分界,當代知識已經不可能是一門一門發展,只有跨學科合作才能解決一些問題。為什麼法國哲學界不斷有新的思想運動?比如存在主義運動,後結構主義......思想,尤其是西方思想,是建立在一個個模型上,虛構不一定是假的,虛構裡可能有真,一個現象可能有不同解釋方式,細講,當我提出回應時,那就是形式一個知識型,一個解釋模型。法國之所以能夠一代又一代有新思想出來,代表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和社會處境非常深厚、複雜,會去對話、辯論,才有可能推動一波波思想。

為什麼法國高中就要上哲學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法國有各式各樣的哲學教材,比如說學齡前給你適當的繪本,告訴你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生命,這些讀本從小到大每個年齡層都有。別的不說,在教育階段裡,從國小開始訓練寫摘要,這很容易嗎?念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做分析,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一段文本裡的論證裡做出來,如果要拿到高中畢業文憑,就要通過高中會考,不論哪個組,通通都要考哲學,都要學怎麼寫註解和論文。如果你沒有辦法上這些哲學課,法國有非常厲害的各樣專業學院,你就去那裏讀書(不過那裏也會有哲學課)。我在教書的經驗裡,發現同學無法對一段文本精確掌握,就是看不懂別人在想什麼,這也是作業訓練的重點。我每年六月fb的版都被當年的法國哲學會考題目洗版(不是台灣人寫不出來,而是差別在訓練)。

課程介紹:
時間分配--三小時課程,兩小時上課,最後一小時討論。
上課固定單元--十分鐘法國新聞;預定進度。
討論課:均有助教帶領,討論當天上課課程的主題以及課後閱讀報告。

先跟各位說,這個學期我們要講三個單元,去年是講三個哲學家,講傅柯、德希達、布狄厄,今年換成沙特、傅柯、李歐塔。我都會約略介紹。

李歐塔:http://tns.ndhu.edu.tw/~chihming/em/links/%A7%F5%BC%DA%B6%F0.htm

我要先介紹一下沙特(1905-1980),在一九四五年寫了一篇短文,〈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詞語》(1963)是作者的回憶自傳(哲學家寫自己好像都特別好看,但台灣版本不幸絕版了)

法國哲學出版社寫給法國高中生哲學教材主題
(總共七十二種,台灣要挑幾個出版):
辯證、量子力學、解釋、體育,集權政體、現象、劇場、否定、政治行動、道德處境、司法解釋、色彩、上帝、智慧、回想、文明、世界主義、說謊、意向性、好奇心、創造主義、烏托邦、概念、任意的自由、規則、攝影、知識、認同、實證主義、善、網路、金錢、數目、弔詭、民族、謹慎原則、小說、生態學、暴力、電影、資訊、必然性、意義、理解、言說行為、商業倫理、分析、感情、禮節、信心、建築作品、職權權威、遊戲、人文主義、藝術作品、宗教、政教分離、生命、美學判斷、翻譯、世界觀、圖像、虛構、城市、民主、音樂、論證、行動、惡、生物倫理、知覺、自然神學。

(p.s. 找出相對應的法文單字!

我的六個選擇建議:劇場、弔詭、暴力、遊戲、虛構、行動。

研讀哲學,一般來說會有兩種態度,(一)我立志要成為哲學家呵呵;(二)獲得處事態度,比如說面對死亡、哀傷、情感,要怎麼去面對這些問題。那學院會不會處理這些問題?會,打個比方,十七世紀的伊拉斯謨斯寫了《愚人頌》,講到那些聰明人只知理性,忘了機智熱情,這就是為什麼要去頌揚愚人,學問高度封閉的下場就是人就會像機器一樣,單一這件事情是最可怕的事情,通常留下來的東西通常是越多樣的那些,越單一,越脆弱。你想想看,為什麼沙特在一九四五年寫這樣的書,討論存在主義,嚴格來說,存在主義是從尼采開始的,一九零零年,為什麼要談存在主義?現實來說,兩次世界大戰死了非常多人,主戰場都在歐洲,但歐洲不是西方文明起源嗎?.......沙特在經過一個大戰,在大戰快終結時寫了那篇〈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要反轉本質先於存在這個定義,為什麼要反轉?什麼是本質?本質就是一物之所以為一物的原因。西方很早就開始去探討物體的世界,可以說從柏拉圖開始講起,但是人呢,人的本質是什麼?每個人對自己所是的樣子、定義、本質都不盡相同。(人的本質會一樣嗎?會不會變?)沙特要說,哲學家都錯了,不是從本質開始講,而是要先討論存在,討論當下的存在是什麼樣的狀態,就會成其自己之所以的本質。這就是為什麼說存在先於本質。我們的課上面也會講到沙特的《噁心》,在講人的狀態到底怎麼回事。

接著會介紹傅柯(1926-1984),他很早就過世了,我們應該會討論三篇短文(方法論),〈論科學的考古學〉、〈尼采 系譜學 歷史〉、〈十八世紀的健康政治/政策〉,兩本比較能親近的書是《性意識史第一卷》、《規訓與懲罰》,如果有時間,會談到他講主體的重要性,如何擺脫權力知識的網。傅柯最有名的書就是《古典時期的瘋狂史》,之前時報有出一本法文直翻,非常好,但是不幸絕版。但好消息,這本斷版這麼久,據說心靈工坊老闆願意再版(也許明年這個時候會印好)。這學期還有李歐塔,最有名是《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為什麼挑這三個人呢,因為各有時代的代表性,在社會大眾之中也有強烈影響。哲學有邏輯(希臘文:logos)嗎?它是在探討那邏輯/秩序。李歐塔試圖在講,當這些學科的建置、敘事越來越科學化,有可能會越來越封閉和單向,但為什麼需要開放?讀李歐塔時會細講。

講一下我們的教材:
Lue FERRY& Alain RENAUTFrench philosophy of the sixties, an essay on antibumanism,但是這一本書偏保守,因為兩位作者有點敵視當時後的思潮,讀讀看,但是缺點鰻明顯的。第二本,Vincent DESCOMBES,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優點是書寫清楚,但是涵蓋不多,有點艱澀。Francois CUSSET, French theory.....在講述法國哲學家引入美國的發展,可見到如何在地化。為什麼台灣德國哲學獨大?以前法國哲學的引進是外文系引進,但是是引美國隊法國哲學的理解,理解會有阻礙,要很警覺的是,那些英文的素材介紹是美國化的法國思想。再來是還買得到的《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寫得很好,書很後,歷史脈絡追朔至二十世紀初(法國當代思想的源頭是柏格森,追溯到那裏),更加深入,但內容稍艱深,非專攻哲學者,不易閱讀。《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這本也寫得不錯,內容最豐富,材料多元,書寫平實,缺點,已經絕版。

課後學習要求:

本課程設計除了文本閱讀與解說之外,也設計了問題提問。這部分在於希望學生藉由問題提點,深入思考。在課後問題分析練習部分,也希望藉由一千多字的問題分析練習,能使台灣學生學習到法國學術上的訓練和養成......在課外延伸閱讀的部分,也讓同學在討論課程中,則一報告。

課外延伸閱讀包含十一個主題(擇一):
1.柏拉圖《斐多篇》、《饗宴篇》;
2.柏拉圖《理想國》;
3.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4.伏爾泰《憨第德》;
5.索福克勒斯《伊底帕斯王》第一部和第三部;
6.沙特《噁心》;
7.史鐵生《命若琴弦:史鐵生小說精選集》;
8.波特萊爾《巴黎的憂鬱》;
9.聖修伯里《夜間飛行》+卡謬《薛西佛斯神話》;
10.卡夫卡《變形記》+〈判決〉;
11.卡謬《異鄉人》(可以和沙特的書對讀)。

評分:
期中考與期末考各佔成績百分之二十五。
作業:一個學其需要交兩篇問題分析,佔成績百分之二十。
出缺席狀況和上課討論,佔成績狀況百分之三十(出席:百分之十)。
曠課一次五分,請假一次一分,兩次三分,三次五分,出席成績零分,學期成績不及格。討論佔百分之二十。這門課要求的是討論和交流,所以你必須踴躍,我一定要事先說明清楚。

回到講課,我們來講法國哲學的特性:第一,有鮮明的創造性,不斷與古典哲學、笛卡爾思想對話,第一個和笛卡爾對話的是柏格森,之後不論是德希達、傅柯,都是用回應柏格森的方式在思想,思想上面不可能憑空,而是由承接、批判。所以思想這種東西不會憑空掉下。第二特色是清楚明白,從笛卡爾開始,語言這個東西就在他們的表達裡面,你寫不出來講不出來,表示你沒有真正的想出來,語言不是你的工具,語言就是思想。法國哲學家擅長創造新的概念來說明自己的哲學,比如傅柯的【話語】(discours)、德希達的【延異】(différance,e改成a,強調裡面的時間問題)。

法國人能把語言定義到非常精密的程度,正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和語言緊密的結合,他們在講述自己的哲學時都非常精確。法國哲學有它的實證性,因為哲學不需要做田野,實證性是怎麼一回事?為了避免指耽溺於玄想上,又吸收了經驗實證科學提供思想理論的依據,例如李維史陀的人類學到結構主義(他的田野是從語言結構和親屬結構去看人類的思想組成),非常重是有什麼田野,有什麼理論,要看符不符合時代的需求,有經驗時空限制。法國哲學也與文學藝術密切相關,文學裡有哲學思想的深度,哲學裡也汲取文學藝術的素材和靈感(比如說沙特,你不會擔心深度不夠)比如卡謬的《異鄉人》、傅柯對於〈宮娥圖〉的分析。法國文哲不分的現象在台灣有招來批評,因為這到底是哲學還是文學?(在分析哲學強勢的地方)

同時,法國哲學也和政治密切相關,因為法國為政教分離(徹底排除宗教,德國直至現在甚至還有宗教稅,不交宗教稅還會影響老年保險金)的國家,以共和精神立國,非常重視政治上的實踐,另一方面法國哲學又和各種政治學說進行對話、碰撞。因為政教分離,規定國民基本教育,是不能帶有強烈宗教、政治意涵的主張進來中小學。展現在政治實踐的例子有沙特提倡的行動哲學,要對自己的負責(責任)才有自由。二次大戰時德國進來,帶著種族上的偏見,反法西斯也是政治、思想上面的主張。法國人在反對極權的反抗中,行動是非常劇烈的,比如說一九六八年的學運風暴。還有反全球化、反恐怖主義(?)......法國哲學也有遠端的養料,在古典哲學中受到3H影響,黑格爾(Hegel)、胡賽爾(Husserl)、海德格(Heidegger),以及尼采(Nietzsche)、佛洛伊德(Freud)、馬克思(Marx)......。

我先講一點一九六八年的五月風暴,雖然是五月事件,但是導火線是三月二十二,地點是巴黎第十大學(在法國的大學法裡,每個城市只能有一個大學,但是為了避免修改母法的麻煩,就設立巴黎第一、第二、第三大學......作為巴黎大學分校),導火線不滿校方對男女宿舍的嚴厲管制。當時第十大學的校長是呂格爾,法國哲學家。當時巴黎第十大學最活躍、自由的社會系和學校槓上,壓制得越嚴重,問題沒有解決,反彈激化就越來越大(學校問題:男女分宿;社會問題:貧富差距擴大;國際問題:反越戰),校方當時甚至還找了特勤人員對反越戰運動,這就是自由校風的受限制,他們就占領了行政大樓,因為要佔領一個地方,就徹夜留守,讓抵制有效。為了讓不了解的人了解,便也整夜的討論國家與大學的關係、階級地位、身心壓抑和權力本質等種種問題。

三月二十二日清晨,學生被鎮暴警察撤離。當時後的總統是戴高樂(當時民調低,也不肯解散國會,便出門避風頭,去了羅馬尼亞)。對立零零星星,五月初,學生開始聚集在索邦大學(第四大),鎮暴警察封鎖拉丁區,而同時左派也發動罷工,六八有個學生領袖Daniel Cohn-Bendit被驅回德國,國民車雷諾的工廠罷工(塞納河上游的小島上)。最後的收場,戴高樂回來,壓不住,出動了警察(Sois jeune et tais toi,做個年輕人,然後閉嘴)。整個社會在五月之後漸漸恢復正常。


而六八的五月事件如何詮釋?有人說事件是階級衝突的新形態,也有人說事件是傳統形態的社會衝突,事件是政治危機、一連串事件的連鎖(不同觀點),沙特說那是反抗國家、爭取自由,E.Morun說學生對他們所為十分清楚,也有人說是對官僚體制的反抗。甚至也有人說五月事件是偽革命、思潮和行動之間也許沒有必然的關聯,很多面向,但直至今日法國社會仍在討論六八學運對法國社會影響。



人類學史二 第一周

2015.9.14 第一周

我們這門課是從七零年代中後期開始,一直到現在。人類學史一和二不一定能銜接起來,和時間人物無關,而是和討論主題相關。今天我有先上傳一篇文章,那是Sherry Ortner的文章,這篇文章有中文翻譯,這文章是二十世紀六零年代以來的人類學理論。這篇文章是一九八四年出版,處理六零到八零年代以來的人類學變化,裡面有些東西和我們這門課有相呼應的地方。這篇文章的第二頁開始,要處理一個學科的歷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人類學沒辦法像自然科學有標準化的課本,沒有所謂''基本的''的東西,六零年代以後,很難來寫這種課本,也是能從頂尖研究機構和學者下去寫,但是若是要討論何為主流,那就會變得複雜難以釐清。沒有共享的典範,共享的術語,連在人類學內部的討論和吵架,到了六零年代,連吵架也沒有。如果分散,那麼寫出來的東西就不那麼讓人說服。

談這麼多,是想說這門課要去思考的東西。接著S說道,選擇任何一個點下去講都會有其武斷之處(標籤-武斷簡化-以錯誤最少的標籤下去定義)。S可以被稱為實踐主義學者(行動論和實踐論),從該理論出發去討論人類學史,以人類學理論實踐者、理解者的角度出發去討論理論上的重要變化。下禮拜我們會再談一下,但不會細談。

我在想怎麼去理解當代人類學的時候,想法和S很像,人類學典範變化分界是在六零年代。我自己在設計這門課,一開始沒有自覺到,但裡面放的內容也是自己的學習歷程。本來我不是念人類學,而是念動物學,之後轉去清大念人類學研究所。當你對人類學憧憬想要開始念的時候,開始碰的東西就都是在解構人類學。一九八零年代末期,台灣開始接受各種思潮,影響最大的包括後現代、後解構主義,那什麼是後現代、後解構?這是和現代、解構主義作批判性對話。

現代性和結構主義來自兩種完全不同的脈絡,這兩種思想的範型,有共通的地方,就是在現象之上/之下,有些共通的、客觀的原則,學者的作用不是在描寫這些現象,因為現象一瞬即逝,學者並須抓出超越現象的、普同的、有客觀標準的一套原則,由這套原則的作用,去看現象,這是現代性和結構主義的共通點。而後現代、後結構就是在反對和批判,也就是批判超越現象的客觀原則。那時候一九八零年代末期比較流行這些文本,這些並非老師教我們的,都是我們自己去讀的、去反思課堂學到的東西。如果人類學史二談的是當代,那麼當代的劃分就是七零年代,轉向批判反思的路線,這也是我們課程設計主軸。


到了一九七零年代,來自前殖民地的人們開始挑戰殖民者的主流範型,被批判最嚴重的就是英國的社會人類學學者(結構功能論學派-帝國主義),這是後殖民主義主要批判對象。一九八零年代,後現代主義是整個文化理論的主流,從後現代、後結構的角度,針對討論民族誌「再現」的問題(文字的表達)。接下來整個學科進入九零年代,出現嚴峻挑戰,來自於政治經濟的情勢變化,就是冷戰的結束,全球化的時代,整個九零年代,不只是人類學,包括地理學、社會學,全球化是主要去處理的議題,在人、物、資訊快速跨界流動,對於人類學根基挑戰很大,過往的人類學大多是在小村落做田野,建立長期研究關係,做整體性的描述和分析。一九九零年代以後,這樣子的田野分法受到挑戰。

我談我的親身經歷,當時開始做研究時發覺課本上寫的田野方法是有問題,最切身的問題是,「不可能待在一個地方不動」,他的思想不斷動來動去,有很多非當地的影響,作為研究者,怎麼能一直待在那個框架裡不動呢?那時候還沒有那麼多在新的情境下怎麼田野的討論,是在一九九零年代中後期才開始有理論。三個對人類學根本的挑戰,第一個是【文化】概念,第二個是【地方】(place),到底什麼是地方?跟這個相關聯,第三個是【什麼是田野】,思想和情境流動的狀況底下,那樣如何做田野? 人類學最有價值的,就是長期切身取得知識的田野方法,如果不想放掉、只作文本分析/問卷,那新的田野方法是什麼?這是二十世紀,到了二十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人類學開始出現當前最重要的範型,在六零年代可以說是政治經濟學,五零年代可能是文化唯物論......當代最具人類學特色的重要理論範型,就是我們第三個單元要討論的「本體論的轉向」,這個單元會是學期最難的單元。

本體論的轉向到底是什麼?也是來自幾個不同的脈絡討論,不約而同出現有意思的作品,這些脈絡的共通地方,第一就是以北美原住民為主,第二就是以生態自然有關,第三是在拆解人的定義,【人到底是什麼?】,西方的思想,從傅柯之後,出現了一個思想的趨勢,那就是後人文主義,一開始在六零七零年代出現,是在批判啟蒙時代出現的人的概念,打臉的是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人文主義,後人文主義就是在批判人文主義的理性人的預設。多多少少在解構理性的價值(人有理性才之所以為人)。

傅柯說,人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人,而是在後面的設定、權力運作後才有了人的分界。在北美原住民的研究中,拆解了人、自然、動物之間的分野。討論、拆解人的【至高無上】,本體論的轉向,就是把人拉下來,討論慾望、權力對人的影響(非常有趣)。裡面最容易理解的是跨物種的民族誌,比如像是民族動物學(某些民族對動物的分類、象徵...)、民族植物學,但現在的多物種民族誌更進一步,除了人如何去理解美洲豹,也去討論美洲豹如何理解人,把人從高位階、獨特之處拉下來(理論基進之處)。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如何知道動物如何理解?還是要透過人為媒介去理解。等我們到這個單元大家在細做討論。本體論的轉向發展大概也二十年,對了這些理論也多了些回顧和範型,比如沙林斯講到本體論的轉向是當代人類學的【救贖】(人類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貢獻?)、真正另類的觀點,人類學可貴之處,就是用各種另類方式擴大知識的嘗試。

第四個單元在思想上沒那麼複雜,其實很多人類學的危機感,一直累積到九零年代末,很多人開始受不了,除了不斷的批判反思之外,人類學還能做什麼?人類學從不同的次領域中不約而同提到【參與】,希望學者能夠更貼近當代情境,藉由寫貼近當代情境的研究,使現在的人更尊重人類學者的研究。當代的人類學者和過往學者不同之處,那就是對【社會參與】的關懷(不同之處在於參與的途徑)。

課綱上只有列一定要讀的東西,大家要努力地讀過、讀懂,基本上這些文本都是經典,或者即將成為經典,所以很多文本都有中文翻譯,我很相信教材要中文化這件事情。有些用詞還是要對著英文(理論性用語-翻譯上差異)。理論性的東西一定要自己讀、自己想過一遍才能搞懂。我們上課前兩個鐘頭是我講,每個禮拜都會有講義和ppt,至少課後就會上傳,上課講的東西比較是釐清文本脈絡和歷史、各理論人物的代表性。為什麼要這樣子?這個課程我們不是使用課本,其實也找不到當代人類學理論的課本,所使用的是原典,而這些文章地位是什麼,就是上課要討論的。所以較不會針對文本內容做講解,第三個鐘頭會有問題討論。這是課程進行方式,這個課就是除了期中、期末考之外,有五篇的報告,九月二十八號交第一次報告,take home essay--申論題「為何【反思人類學?】,【反思】了什麼?」

交學習報告時段(&課程學習單也要準時交、不能補交)
學習報告:單元重點、摘要、讀書心得反思;這些心得如何應用在你已經在思考、研究的題目上面。

9/28
10/04
10/18
11/29
12/20
01/17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法國當代哲學與思潮:第一周到第三周

9/15 第一周

法國當代文化與思潮課程概說、使用教本介紹 

1. 二戰前後的法國思潮概況 
2. 對二戰帶來災難的人文反思

問題思考: 

1. 為什麼會發生二戰? 
2. 為什麼沙特等人要提出「存在先於本質」? 

 

9/22 第二周

二戰後思潮典型---沙特 法國知識分子對胡賽爾哲學的反思 

1. 沙特與胡賽爾 
2. 意識的首要性 

問題思考: 

1. 為什麼要討論德國哲學家胡賽爾? 
2. 意識為什麼要比本質重要?



9/29 第三周

自在與自為 

1. 意識存在 
2. 自在的存在與自為的存在 

問題思考: 

1. 存在為什麼非要先於虛無? 
2. 自由的前提是什麼?  

當周文本:

沙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