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真
(台灣大學歷史系)
版權所有,引用請標明出處
教授:閻鴻中 教授
學生:林意真
學號:B01103008
繳交日期:2012年12月02日
題目:郡縣制產生的探討
前言
本報告中將討論春秋至戰國時代郡縣制的產生(主要在縣制),其目的並非在於要給出一個答案,而在於比較並討論各學者對於郡縣制的說法。為此,我參考多本的書籍(如書目所列),[1]卻發現沒有一個作者做了比較深入的探討[2]。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在此只選擇幾位學者介紹並討論其理論和看法。雖然名為「郡縣制的產生」,但我會著重在郡縣制出現的一些可能原因。以下將依序說明各學者說法,並提出問題然後做各學者之間的異同比較,最後將提出個人覺得最有可行性的說法和做一個總結。
一、郡縣制度的產生
我選擇探討楊寬(1955)、沈長雲(2006)、柏樺(1989)、曾資生(1973)、李治安(2010)(參見如下)等歷史學家的作品。其原因有三:第一,資料較於其他書籍豐富;第二,他們的想法較有說服力;第三,他們的想法比較有令人思考之處。
首先,楊寬先生(以下為稱呼方便,將直接直呼學者之名)指出不同時代(春秋與戰國時代)雖皆有郡縣之名,但其意涵性質是不相同的。春秋時代,部分大國國君不再給予卿大夫封邑,反而將新併得來的土地設縣,以加強其中央集權與邊地防守力量。而楊寬在另一文〈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中提到:「春秋時的縣和後來的縣性質不同。戰國時各國的縣的長官,是由中央委派的,必須聽從中央的命令,推行各種政策,屬於地方政權性質;春秋時代縣的性質就不同。[3]」[4]再者,沈長雲根據《左傳》、《國語》的豐富記載,在《先秦史》中提到縣的區劃,便是隨著部分大國的領土擴張而建立起來的。又根據顧炎武《日知錄》[5]中提到的:「當春秋之世,滅人之國者,固以為縣矣」一說,確定各大國在春秋戰國之交已普遍設置縣。[6]
第三位(柏樺)則是提到郡縣制出現的背景,是因為春秋時期仍承襲西周的制度,卿大夫還是有掌握其封地的權力,這讓卿大夫可以趁隙干涉國政,甚至有互相攻擊的行為出現。但後來諸侯為了不讓自己的權力受損,就有部分諸侯開始剝奪了世襲的權力,直接任命官吏去管裡某些區域而取消了封邑,讓這些地區納入國家的控制之中。[7]再來第四位(曾資生)提到在春秋末期郡縣制逐漸興起。設郡縣的原因基本上是為了防戍,而非是要有純粹國家對地方的控制。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貴族掠奪了其他貴族的封地後,為分割而有了縣的劃分。作者還認為這和後世專門統轄地方行政的作用有所不同。[8]
最後一位是李治安主編的《中國五千年:中央與地方關係》則提到了春秋時期,隨著戰爭擴大,有一些諸侯國在兼併土地後,就往往不再分封給貴族,而是設置新縣,將土地隸屬於國君以加強中央集權與邊地防守力量。[9](其基本資料有參考楊寬的《戰國史》,並另外有加以補充)
就以上的看法,我稍微整理各學者的面向:楊寬強調郡縣制出現是因為國君要中央集權並且掌握加強邊境;沈長雲則認為是因為領土的擴張而有了縣的劃分;柏樺主要認為是為了要讓國家可以掌握地方,而才有縣的需求;曾資生則認為是為了要防守邊境(關於他所提到因為貴族為其掠奪來的土地做區劃才有了縣的部分我並不是很懂);李治安是持有和楊寬相似的說法,也同樣認為郡縣制的出現主要有為加強邊境力量和國君集權的權力。簡而言之,綜合以上學者所言,郡縣制可能出現的原因有二:第一,加強邊境;第二,加強中央集權。
以上我試著描述各個學者的說法並簡單劃分其主張,而以下我將提出疑惑並且比較各學者的看法。
二、自己的疑惑和討論學者想法
為什麼在此我要討論一些問題,是因為我所找到的資料並不非常充足,若是要比較和討論學者的想法,我想以提問後回答的方式對我而言比較有意義。另外,以下這些問題是我在查找這些資料的時候對自己提出的一些疑惑,和我在念資料時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想法。這些問題裡,有些我因為看完了資料,而能有一席回答,但有些問題仍是我無法解決的,我只能提出我不懂的原因。那我為什麼仍要放上我所無法回答的問題呢?我想,有些時候因為報告研究的關係,有些很重要但是比較奇怪的事情會被省略掉,但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一併將問題放上。
(1)各家學者所討論的對象(國家)和主要參考依據是什麼?
參考了以上五家之言論,我發現其討論對象幾乎限縮在三國之內:楚晉秦三國(多一點可能會講到五國;楚晉秦齊吳)。另外,各學者主要的參考依據基本上有:《左傳》、《國語》、《戰國策》、《商君書》、《史記》。[10]
楊寬認為縣是出現於春秋初期[12],但其內容意涵與之後的戰國時代有所不同;沈長雲並無明確指出縣究竟出現在甚麼時候,只有說在春秋戰國之交時,各大國已經普遍設縣,[13]而且這是肯定的;柏樺也未明確說明何時開始才有了縣,只有說在春秋時代諸侯為了掌握權力,因而取消世襲,將土地納入自己掌控而設縣;再來,曾資生認為春秋末期時,郡縣制才漸次興起;最後,李治安所編《中國五千年: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書則提到認為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縣的設置了,是依據史記和左傳之言來推定在西元前688年時秦楚皆滅國設縣。
楊寬認同「春秋實行縣大夫世襲制」,並以楚國申縣與晉國原縣世襲之事為例,[15][16]而且認為縣是不同於卿大夫的封邑。[17]沈長雲則提到了各國縣制的內涵有所差異,比如說,楚縣直屬中央,楚王可對首長隨時做任免遷調,然而晉縣則多屬於卿大夫的封邑,[18]但晉國仍有權將某些縣收回並轉封他人。[19][20]他的說法和楊寬明顯有所不同。[21]
(4)縣都設在哪裡?縣的前身是什麼?
一開始縣主要都設在邊地[22],楊寬在《戰國史》提到:「最初縣都設在邊地,帶有防衛邊境的作用」。而在〈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p.109)提到了春秋時代楚晉等大國所設置的縣,有邊地軍事重鎮的性質。以楚國為例,基本上有三種情況會將設縣:第一,楚滅小國並在齊邊境地區設縣;第二,把滅掉的小國國都變為縣;第三,在邊境上設別都,後來改建為縣。
相較於縣,各國有關郡的具體記載很少,比較明確的是春秋末年晉郡的設立[24]。但因為郡是設在新得到的邊地,又因邊地荒涼、地廣人稀,雖然面積較縣為大,但是地位卻比縣低。而幾乎每個學者皆有提到趙簡子在作戰[25]時宣誓說:「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26]來證明郡的地位確實比縣低。但是在戰國的時候,郡的地位反而比縣還要高,在楊寬的說法裡,是因為戰國時代,邊地逐漸繁榮,因此在郡底下設了縣,往後就開始產生出郡縣二級制的制度了。
(6)設縣對國君都只有好處嗎?
在楊寬〈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中有特別提到一件事情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其他學者並未提到),就是設置縣尹雖能讓(楚國)國君權力較容易集中,但是發展下去也會出問題。到了春秋晚期有縣尹勢力增長而起來造反,有國君就因此被殺害、失去政權,而這也是造成內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也可以由此看到春秋時代楚國縣的性質與戰國以後的縣不同)。但是楊寬並沒有註解任何相關資料,在其他學者專書裡亦找不到相關內容,故我不能其內容的正確與否(當然也可能跟我的閱歷和蒐集資料的時間有限有相當的關係),但因為提到的面向有趣,因而在此提出來。
三、個人覺得最有可行性的說法與總結
為了寫這個報告,我主要參考了五本不同的專書。我從中討論了各家的說法與提出自己的疑惑,試著了解這個制度的產生,並著手釐清我長久以來自問的疑問。目前,依據我所參考的資料,我認為楊寬的說法最能讓我信服[27]。也可能是因為同時參考了《戰國史》一書和〈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一文,因此對於郡縣制有較為全面的了解,而且楊寬所寫的內容也較為容易理解。
最後,由於時間的關係,我並沒有全面討論與郡縣制有關的問題,例如說郡縣制演變等等,但是這些問題和發展也是十分值得去思考。
(2)楊鴻年、歐陽鑫,《中國政制史》(安徽教育書版社,1989)
(3)李治安主編,《中國五千年:中央與地方關係》(人民出版社,2010)
(4)陶希聖編校,曾資生著,《中國政治制度史》(啟業書局,1973)
(5)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出版社,2002)
(6)柏樺,《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89)
(7)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市:聯經,1990)
(8)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9)楊寬,<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
(10)沈長雲,《先秦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楊寬、吴浩坤,《戰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謬文遠,《戰國制度通考》(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8)
(13)錢穆,《國史大綱》
(有些書因沒有做任何的參考,所以沒放上去。)
[2]比如說有專門一整本在探討郡縣制的書。我只有在政治制度史或是在一些斷代史裡有看到片段有關郡縣制的史料和說明,但又各家說法紛雜,研究品質不一(有一些找到的論文持著的理論非常奇怪,又沒有加上註解,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故在研究這一塊時,遇到了比想像中更大的障礙。但也可能是自己未能全面的查找資料,才遇到這樣的困難。
[3]楊寬在《戰國史》(p.227)的註解中提到:「日本的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和構造》一書中有《郡縣制的形成和二十等爵》一節,贊同增淵龍夫之說,指出春秋原先實行縣大夫世襲制,並進一不認為戰國秦漢郡縣制的形成,是由於小農經濟的廣泛出現,世襲貴族統治體制的瓦解和君主集權政體的產生。這是正確的。春秋時楚晉秦三國的縣具有國君直屬的編地君是重鎮性質,縣尹仍由顯耀世族中人輪流充任,也還有些是父子相傳的」。此一說也許可以解釋為麼楊寬提到春秋的縣和戰國的不同。
[10]各學者也都有提到類似的句子來做範例。
[11]因為我發現看到最後已經搞不清楚,所以放上來釐清有點搞混的思緒。
[12]在楊寬的〈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中有提到春秋時期,秦楚晉等大國都已設有縣,而且可能秦楚的縣出現比較早。但是春秋時期有關秦的縣的材料不多,情況不太清楚;楚國的材料比較多,比較清楚(所以楊寬在文章中通常提到的是楚國和晉國)。
[14]以楊寬和沈長雲的說法做比較(其他學者較沒有提到這個部分,曾資生所提和沈長雲類似)。
[15]楚的申縣,第一個縣公為申公斗班,而繼任者申公斗克,即是斗班之子。又如晉的原縣,第一個縣大夫為趙衰,稱為原季;而繼任者為趙衰之子趙同,亦稱為原同。又如楚的申公巫臣奔晉,晉以為邢大夫,而巫臣之子世襲為邢伯或邢侯。(楊寬《戰國史》p.227註解一)
[16]春秋時代的官職是由貴族世襲的。所說的官職世襲,並不是同樣的官職父子相襲,只是按貴族得等級地位輪流擔任差不多的官職。當然各別也有同一官職父子相襲的。參見楊寬的〈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p.109
[17]縣所以不同於卿大夫的封邑的,就是縣內有一套集中的政治組織和軍事組織,特別是有征賦制度(包括征發軍實和軍役),一方面便利了國君的集中統治,一方面又加強了邊防。(同上)
[19]根據沈長雲的說法,儘管晉縣是卿大夫的封邑,亦並不妨礙晉縣與楚縣同屬於地方行政區劃的性質。當春秋前期及中期晉公室尚能把握國內局勢時,晉縣的最終控制全掌握在國家手中,國家可以將某些縣收回並且轉封他人,而到春秋後期各卿大夫集團勢力膨脹壯大之後,這些縣又無疑化為韓趙魏知等強大夫家所擁有的大片領地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記晉滅鄭氏及羊舌氏,將其所站田邑劃分為十縣,而由知魏韓趙等卿大夫家瓜分,諸卿通過魏獻子共任命了十個縣大夫分別管理各縣制之事,這十個縣大夫顯然不再具有封君的身分,而同於各大夫家邑宰的性質。(參見《先秦史》第六章第二節)
[20]在杜正勝的《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p.121)有提到:「晉國可能與秦楚一樣,有些侵略併吞的土地很早就由晉君直接統治或支配。…先茅、瓜衍二獻因為是晉君直轄之地,遠離國都,故用以賞賜給有功的貴族做采邑。」我認為這可以稍微解釋為什麼晉君把土地封給卿大夫的原因,故將之放上來。
[21]在我看來,楊寬是認為楚晉皆有世襲制,但沈長雲認為這可能的世襲制並非每個國家皆實行,而且就算有了世襲(有封邑),這個情況仍可以改變(國君收回封地)。
[22]在李治安主編的《中國五千年:中央與地方關係》(p.73)、陶希聖編校,曾資生著的《中國政治制度史》(p.146)都提到了縣做為防守邊地的性質。但因為楊寬提到得較為詳細和豐富,故以此為討論主體內容。
[23]關於郡的部份我也非常好奇,因為各學者比較常提到有關縣的部分,反倒是郡就比較有所忽略。但不知道為什麼,有關於郡的資料異常的少,所以究竟郡和縣是甚麼樣的關係,郡的出現又是甚麼時候,都還有討論的空間。但是因為在此的報告內容的限縮,所能觸及到的範圍有限,我只能在此丟出自己目前所找到的資料來說明郡的部分,但是詳細的原因仍要在細細考證。
[24]參見沈長雲《先秦史》第六章第二節
[25]趙簡子伐鄭時與范氏中行氏的誓約
[27]不只是因為楊寬是較為有名的學者,也是因為我認同他對郡縣的多面向交代較為完整清楚,而且楊寬用字較明白簡單,但不果斷,就他看到的史料裡做出整理。而且我發現我找到的許多本書裡,有非常多的作者也參考了楊寬的書籍,雖然不能因此就這樣判定楊寬所言較為正確,但是我想他寫的文章必定有其可性度才有那麼多人討論(另外也是因為上課有提到他而較為熟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