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杭亭頓〈Democracy's Third Wave〉(1991)摘要



Democracy’s Third Wave
Samuel P. Huntington

該論文改寫自杭亭頓於1991年發表的改寫自《第三波:二十世紀末民主化浪潮》(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1991)第六章,並刊登於美國知名學術期刊《民主期刊》(Journal of  Democracy1991年的春天專號。

文章首先提及書寫當下所觀察到的現象,關於所謂第三波民主化以來,全球性民主革命(global democratic revolution)的現象。作者梳理自1820年代三次的民主化浪潮和兩次的民主退潮的原因、時間點及影響的國家,並指出自1974年葡萄牙革命引起第三波民主化後,轉型民主的國家翻倍成長,截至1990年,至少30個國家經歷民主轉型。但是,這樣民主擴張究竟會持續下去,抑或有限擴張?如果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停滯或終止,根據歷史經驗,是否會出現第三波民主退潮的狀況,並且推翻自1970年代累積的民主成果?在作者書寫的現階段環境,無人能回答這些問題,但是仍可以試圖找出未來影響民主限縮(contraction)或擴張(expansion)的因素。

一、第三波民主化的原因
第三波的原因,作者歸納出五個關鍵因素,而在該文主要討論的是其中三個因素:(1)天主教會的改變與影響擴張;(2)外部行為體(actor)/勢力(force)的政策改變;(3)滾雪球效應(snowballing)。

首先,根據1963年至1965年召開的第二屆梵諦岡會議(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天主教會內部的信條與活動出現了重大的變革,轉為反對威權體制,而這個轉變對許多國家造成影響,其中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是南韓。

再者,強大外部勢力如歐洲共同體(EC)、美國與蘇聯,出現政策轉變,並影響許多國家的民主化,例如歐洲共同體要求建立民主體制以保障經濟利益,對南歐的民主化產生關鍵影響。又美國轉變外交政策(在這之前是為了防堵共產主義而推行民主),於197080年代成為他國民主化的主要推動者,但是美國的影響力主要於拉丁美洲、歐洲、東亞國家等地發生作用,推動非洲、中東和亞洲大陸等國家的民主化,能力十分有限,加上美國作為民主的典範,若是美國不再展現力量與成功(因為政治衰弱、經濟沒效率等原因),那麼與美國的失敗將不可避免地被看成民主失敗,並且重創民主。

最後,擺脫蘇聯控制的東歐國家發生重大變化,造成了滾雪球效應,不只對民眾,也對威權國家的領導階層產生影響,例如威權國家的領袖們為了因應民眾不滿而開放更大的政治空間。但是根據作者說法,即便全球性民主革命可能會產生有利於民主化的外在環境,且民主政治體制的正當性已獲得公認,但是有利於民主的經濟和社會條件則不一定普遍存在於各國。雖然滾雪球效應鼓舞各地的民主反對派,但是政治勢力單薄,社會又長期處於壓制的情況下,實際上能讓威權國家轉向民主的可能性仍舊是個疑問。

但截至1990年,第三波民主化的起因都出現弱化,甚至不再存在。新的影響因子仍舊值得觀察和挖掘。

二、第三波民主退潮(reverse)?

根據第一波和第二波民主退潮的歷史經驗,影響的七種原因有:
1. 在核心的菁英團體和民眾觀念裡,民主價值薄弱。
2. 社會衝突惡化經濟狀況,提高只有威權政府以強制性手段解決的可能。
3. 左翼政府過快引進重大經濟社會變革,引發社會和政治的兩極化。
4. 保守的中上階級排除下層階級和左翼團體。
5. 恐怖統治或暴亂導致社會秩序和法律崩潰。
6. 非民主國家的干預或征服。
7. 反向滾雪球效應(reverse snowballing)。

且從民主轉為威權的情況,幾乎都是由民主體制中掌權者或接近權力核心者造成,民主體制幾乎未曾被民眾投票或群眾暴亂終結(除了戰間期的法西斯運動和西班牙、黎巴嫩的內戰)。絕大多數由民主轉為威權的國家採取軍事政變或宮廷政變,推翻民主程序選出來的總統,或將權力攬在手中,宣布緊急狀態或戒嚴。

而根據第一波和地二波民主退潮經驗顯示,許多民主政體被前所未有的新型態威權統治取代(反應社會和經濟發展)。例如:法西斯主義、官僚威權主義(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三、第三波民主退潮的潛在因素
   
      民主政府未能有效運作,消耗其正當性
       面臨國際經濟崩潰的狀況
       大國轉向威權,引發反向滾雪球效應
       非民主國家擴張勢力,可能影響其他國家威權主義運動
       威權民族主義(Authoritarian nationalism
       宗教基本教義派運動(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寡頭的威權主義(Oligarchic authoritarianism
       民粹獨裁政府(Populist dictatorships):
*「where land tenancy is still an issue.」
       族群的獨裁政府(communal dictatorships):
*「distinct ethnic(族群), racial(種族), or religious(宗教) groups trying to establish control over the entire society.」
       技術專家治國的電子獨裁政府technocratic electronic dictatorship)
*「authoritarian rule is made possible and legitimated by the regime‘s ability to manipulate information, the media, and sophisticated means of communication.」

四、非民主國家類型

截至1990年,百餘國家沒有民主政府。根據地緣文化(geocultural categories)分成四種非民主國家類型

(1)土生土長的馬列主義政權(Home-grown Marxist-Leninist regimes
  •   蘇聯及其同盟
  •  雖有民主化運動,但保守勢力仍舊強大。
(2)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  絕大多數仍為個人獨裁、軍事獨裁或一黨專制
(3)伊斯蘭國家(Islamic countries)
  • 基本上除了土耳其(也許包含巴基斯坦和黎巴嫩),其餘皆為非民主政體
(4)東亞國家(East Asian countries

五、民主的障礙

民主化的障礙主要可分成三種類型:政治、文化、經濟。

(一)政治障礙
1. 仍舊實行威權統治的國家幾乎沒有民主化經驗
2. 威權政權的領袖及保守派的存在
  • 近幾年可能會因為威權領袖的死亡或離開而終
  • 領導階層的更迭需比民主化運動更先發生
3.   一黨制的共產國家並未發生過完全的民主化  
  • 共產主義和民族國家認同綁在一起?還是國家貧窮?還是威權領導人長期執政?

4.   亞洲、非洲和中東領導人的民主信念薄弱
  • 相對拉丁美洲出現大量推動民主化領袖
  • 為何亞洲、非洲和中東幾乎沒有相對例子?會是文化影響嗎?

(二)文化障礙
有一種文化理論不斷被討論,那就是不同文化內的態度、價值觀、信影等行為模式對民主發展有重大差異。反民主的文化會阻礙民主規範的傳播,並否定民主制度的合法性。該理論主要有兩種爭辯的觀點,論點一較為嚴謹,認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發展民主,根據George Kenna(1977)的觀點,認為現代民主政治始於西方, 自十九世紀多數民主國家是西方國家,且民主主要存在於英國殖民地。又第一、二波民主退潮撐下來的國家大多是西歐等國家,截至1990年,大部分民主國家為西方國家或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國家。

第二種論點比較不嚴謹,認為某些文化根本上對於民主不利,例如儒家/儒教和伊斯蘭教。但是這些傳統文化對民主影響有多大?在未來是否會持續其影響力?首先作者討論了儒家/儒教(Confucianism),受儒家影響的國家,傳統上傾向看重團體而非個人,在政治上講求和諧而非競爭,形成特殊的東亞民主制度,看向東亞各國,多半有一黨獨大的情況,政治競爭幾乎都有利於政府一方,且權力沒有交替更迭,使得雖然人人皆能參選,卻只有主流政黨的成員才能進入政府機關。當政府政績失敗時,和西方民主不同的是,會追究體制而不只是替換現任者,而對於體制的究責(因為一個黨掌握了體制),若無法有有力的反對黨,那麼可能引發示威抗議,甚至是群眾動員推翻政府,屆時政府可能會壓制意見並加強威權控制。然而東亞經濟衰退和通膨的情況下,這樣一黨獨大的東亞式民主體制仍能存續嗎?

接下來作者討論伊斯蘭教的情況,伊斯蘭教認為政治與宗教關聯密切,並拒絕劃分政治共同體與宗教共同體,即使東歐國家造成的滾雪球效應,影響了中東各國,然而自由化後出現的最有力反對黨並非民主政黨,而是基本教義派。

即使可以觀察到這些現象,這個論點仍需要嚴格的質疑,也就是「是否特定文化是某項發展的永恆障礙?」但是無論是儒家還是伊斯蘭教,這些都是具有各種觀念、信仰、主義、論點、行為模式的複雜綜合體,其中必有與民主相容的觀念,那麼問題就會是在於如何將這些民主的觀念取代傳統文化中不民主的成分。又,該論點將文化視為靜態模型,但實際上文化是動態的、變遷的,以儒家在韓國與台灣的影響力,也因為經濟發展、基督教勢力擴張、都市化等原因,而減弱其影響。

(三)經濟障礙
作者認為經濟發展水準與民主生活的緊密關係,對民主的障礙也是對經濟發展的障礙。第三波民主化的動力來自50-60年代全球經濟爆炸性成長,而當經濟成長告一段落後,民主化在世界各地加速進行。然而,各國經濟成長率差異很大,例如根據世界銀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即便經濟改革、負債減輕,極低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對民主化仍然是個障礙。

六、結論

根據歷史經驗,所謂的「全球性民主革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極有可能會面臨第三波民主退潮,但是,根據歷史經驗,我們也可以找到兩個影響民主的穩定性與擴張的關鍵因素,那就是經濟發展(economy development)與政治領導(political leadership)。經濟發展提供民主的可能性,而政治領導則讓民主成為現實,政治菁英必須至少相信民主體制是對國家最好的體制,且必須防患激進派和保守派,高明的方法完成民主轉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