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中國史學史作業

中國史學史


書名

外族
史記
匈奴、南越、東越、朝鮮、大宛、西南夷
漢書
匈奴、西南夷兩粵朝鮮、西域
後漢書
東夷、南蠻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烏桓鮮卑
三國志
烏桓鮮卑東夷
晉書
四夷
宋書
索虜、鮮卑吐谷渾、夷蠻、氐胡
南齊書
魏虜、蠻、東南夷、芮芮虜、河南、氐、羌
魏書
匈奴…、島夷…、鮮卑…、高句麗、百濟、契丹…、氐…、西域、蠕蠕…
梁書
諸夷
陳書

北齊書

周書
異域
隋書
東夷、南蠻、西域、北狄
南史
夷貊
北史
高麗…、蠻…、氐…、西域、蠕蠕…、突厥…
舊唐書
突厥、回紇、吐蕃、南蠻 西南蠻、西戎、東夷、北狄
新唐書
突厥、吐蕃、回鶻、沙陀、北狄、東夷、南蠻、西域
舊五代史
外國
新五代史
四夷附錄
宋史
外國、蠻夷
遼史
二國外記
金史
外國
元史
外夷
明史
土司、外國、西域
清史稿
土司、藩部、屬國
這次作業,筆者本欲比較各正史對於外族的描述,以及在史書裡如何對待這些外族。但因為時間的關係,筆者將只會比較《史記》、《漢書》與《後漢書》,待後續之日繼續補齊,但在開頭仍會做對二十四史關於外族書寫的大範圍基本觀察列點。


從史記一路看下來,會發現每個朝代要面對的外族都不太一樣,而且史書給予這些外族的名稱也有所不同,有些是直接寫下該部族的名稱,如史記裡提到匈奴、朝鮮等族,而有些較大範圍稱外族為蠻夷(宋史)、夷貘(南史),而這樣的分類是否與蔑視有關仍有待討論。又大多的史書會把外族放在傳(放在類傳中比較後面),而新五代史則放在四夷「附錄」之中,筆者猜測這是否有特別之意加諸在這樣的分類上。這些觀察都會是筆者之後討論的重要問題,也就是從書寫的內容、編列再史書的方式看一個朝代對於外族的態度與關係。


接下來的文章將處理《史記》、《漢書》與《後漢書》關於外族的描述,並在最後會做綜合的分析比較。


《史記》,關於外族的傳有:匈奴、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大宛列傳。其中對於匈奴的描述最多。大部分的列傳(除匈奴、大宛)皆只紀錄地理與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戰爭,並無對其禮俗有特別的批評,但是匈奴列傳中,便記錄了自夏商周以來至漢代與匈奴(包含戎狄)之間的戰爭與使節互動,十分詳細,對於匈奴的習俗也加以批評,比如「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茍利所在,不知禮義。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除了匈奴列傳外,大宛列傳也十分特別,是以張騫為核心去寫一個故事,與其他傳較硬性的記載有所不同,也許那與漢朝剛進入西域、資料不足所致。


《漢書》,分別有匈奴(上下)、西南夷兩粵朝鮮、西域(上下)列傳,漢書對匈奴的態度與史記類似,都抱持對其習俗、禮俗的負面評價,甚至言及匈奴之間的戰爭曠日費時,最佳的解決方式應以禮教化,言「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絕,使曲在彼,蓋聖王制御蠻夷之常道也。從這裡可以看到西漢對於駕馭外族以及對自身王朝的自信。又在《漢書》比較特別的是因西域的開通,增加了西域列傳,其中記載四十餘國,以及漢朝與匈奴在西域勢力的消長。在末尾的地方明言西域與匈奴間的關係與漢朝對西域的態度,為「西域諸國,各有君長,兵眾分弱,無所統一,雖屬匈奴,不相親附。匈奴能得其馬畜旃罽,而不能統率與之進退。與漢隔絕,道裡又遠,得之不為益,棄之不為損。因此除少數地方,皆設有使節。


《後漢書》,有東夷、南蠻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烏桓鮮卑列傳,其分類與漢書有所不同,與當地政權變動、與漢朝關係改變有關。另外,對於「夷」也開始出現定義,也就是「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這裡可見其對東夷的評價與對其他外族的評價有別。在南蠻西南夷列傳將南蠻與西南夷分開講述,又在這裡追溯南蠻在夏商之際漸成邊患,然這在前代的史書皆無記載。此處如此記載也許與光武中興後此地南蠻勢力漸增而加以注意有關。又在後漢書中,東夷、南蠻等從《禮記》引用名詞開始出現。西羌、南匈奴、烏桓鮮卑列傳之間拿來比較的話,可以看到之間的消長,如最後在烏桓鮮卑列傳中提到:「四夷之暴,其勢互强矣。匈奴熾於隆漢,西羌猛於中興。而靈、獻之間,二虜迭盛。在西羌傳中,將羌戎之禍追溯至三代之際,強調這是一直以來邊疆問題。又在《後漢書》中不見《漢書》那樣「其慕義而貢獻」那樣的自信,反而多了對當時政府的檢討與批評,如西羌傳的最後提到:「貪其暫安之勢,信其馴服之情,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可見得東漢與外族之間的衝突漸增,但又不見東漢改變現狀、作長久計策。有意思的是,《後漢書》批評東漢的暫安之際,也是班固在《漢書》寫下「其慕義而貢獻」之際,班固所處的大環境確實是暫安,但是身為該時代的人、歷史家,班固的心似乎並不是暫安的,仍藉由書寫、借鑑歷史去尋找與外族互動的辦法。也許在看這樣的外族問題時,可以從後世書寫前代的史書與當代歷史家之間做比較,也許可以得出更為深刻的,該朝代下大環境與人們對外族的關係與態度。


綜合上述所言,自西漢以來記載的正史皆有外族出現,但隨著時間推進,外族部落的分化與當權者對於外族的關係影響了正史對於外族記載方式。又筆者觀察到若是一外族對當朝有所威脅,通常在史書裡會特別獨立出來講,並且將這樣邊疆的禍亂推至三代(若是沒有特別威脅,則無這種情況),不知是否是為了合理化當時候的出兵/受到的威脅?另外,從外族對於朝代的威脅也可以知道西、東漢兩朝版圖擴展上的狀況以及困境,而有意思的是每個朝代的應對方式,尤其是希望透過教化影響外族的心態值得討論,甚至可以將這樣的心態進一步探討西漢的政治邏輯。當然,這樣的比較還能發展太多議題,筆者先暫且打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