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研究報告與寫作

研究報告與寫作】

題目:研究者在性教育議題/領域的探索與碰到的問題
作者:林意真、沈孟儒

「關於性,我們到底想知道什麼?」
「究竟為什麼我們想知道?」
「那我們如何知道、又知道了什麼?」
「我們知道後如何理解?」

我們主要參考的用書主要來自於何春蕤教授的性/別研究的網站,而我們其中一份的文獻回顧是《為什麼他們不告訴你》(1990年),是何春蕤和卡維波在1990年所合編的第一本書。在二十四年之後,當我們初次踏入性學討論的領域時,我們還是不禁對於簡介開頭的這幾句身同感受:「為什麼他們不讓我們自在的展現魅力?為什麼他們不鼓勵我們探索並享受性?為什麼社會文化中的性壓抑力量無所不在?到底性的社會控制之下掩蓋了什麼重大秘密?」但是「他們」究竟是誰?是這個社會,還是自我,還是社會加諸於個人的束縛而造成自我的檢視?我們會比較想問的是:「為什麼我不讓我自己在地展現魅力?為什麼我不鼓勵自己探索並享受性?為什麼我覺得社會文化中的性壓抑力量無所不在?到底性在社會控制之下掩蓋了什麼我不知道的脈絡?」

我們對於這本書主要有興趣的是「性壓抑與解放」這個章節的論述,裡面有兩篇文章,分別是〈他們從來不告訴你的性知識〉與〈為什麼他們不告訴你科學的性知識〉。在教育階段,我們接受了為時不多的性教育課程,但常因為不重視(不會考)、課程無聊等原因而不想深入往下探索,而若是覺得有趣、想要了解的更多,常會招來同儕的眼光、老師的不知所措等反應。我們好奇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性教育」究竟是在教我們什麼?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知道、必須知道的事情嗎?我們對此充滿疑惑,而在這兩篇文章中,便簡述了關於性與性知識,還有性與教育社會之間的脈絡。

在文章中首先提及台灣國高中性教育的盲點,基本上台灣教育著重把性當作一種生理層面的事情做闡述,而鮮少提及性與社會、心理之間的關係與細緻探討,多半由老師播放性教育片帶過。而即便將性以生理方面解釋,所用的也是圖畫解剖圖,大部分的女性仍不知道自己的陰戶長什麼樣子,對於自己的器官缺乏了解並且嫌棄。而學校為什麼不教人們他們最關心的性知識呢?

有些人認為不需要性教育,但是坊間所流傳的性知識充滿許多謬誤,包括手淫傷身等說法。而作者認為之所以沒有教導真正、實用的性教育的很大原因導於社會控制。首先就是性知識的範圍不該只是性交與其心理相關的知識,而應擴大論及至家庭等。內文作者主要講述社會對於青少年的限制,那就是關於「手淫」。作者在每個小標都列下一個問題,而問題則直接相關到社會對於手淫的觀念與作者的闡釋。比如說學校為什麼不教學生有關手淫的性知識?為什麼我們會對此感到恐懼?作者針對每個標題的疑問一一解釋。但作者也在最後一段言明很多人即便在看完文章之後,也無法解除恐懼,她提倡的是一種集體對此的努力與追求平等、無權力宰制的社會,認識自我以消除對於性的恐懼,在這樣的自我解放之中達到自我與社會的實踐。

第二篇〈為什麼他們不告訴你科學的性知識〉承接的一篇的脈絡學校之所以不教你真正的性知識,背後所控制的即是「性壓抑」,而這樣的性壓抑因為時空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形式。作者選擇先講述性解放,再反過來講性壓抑。性解放並非氾濫的雜交,而且性解放也不單只是反抗性壓抑,而是要免除性壓抑,且性解放並非一人的事情,而是集體所需共追求、經營的事情,使壓抑人的社會規範瓦解。回來談性壓抑,性壓抑是對於基本需求的棄絕與控制,比如性不能當純粹享樂的活動,或者不讓自己的性衝動獲得立即的滿足。而性壓抑的形式有不同的樣態,從基督宗教的觀點,認為當性無法/不是達到繁殖的目的,那就是某種變態、是該被譴責和禁止的。

而除了宗教的觀點外,也有經濟因素參雜進來,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仍是社會權力上的不平等造成「必須有壓抑」的情況存在。而控制的方法,包括教導青少年手淫的有害與有罪、使年輕人加入團體生活進行社會化/社會控制所需活動,而從這樣的強迫忍耐、禁止的環境裡,將心力投入到另一個可以延展的空間──「權力」,而造成了更進一步的宰制。而作者在最後也言,面對這樣的處境,學校那些遮掩、閃躲的性教育並沒有用,即使教導學生科學的性知識,也在缺乏集體共同的努力下而讓性知識成為一種抽象且缺乏實踐的知識。

一開始想要做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們作為研究者,對於台灣性教育不滿意。在接觸性領域,為什麼我們對自己訂下自我審查和規範?為什麼會害怕面對慾望、產生不安與自我譴責?為什麼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句子會表示認同:「每當我們害怕自己的慾望時,我們就已經奪去了自己的行動力……沉默、隱藏、恐懼、羞恥……這些力量被強加在身上,以使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為什麼?我們詢問了很多班上的同學,在fb上發文提問,很多人和我們一樣好奇,表示也想要進一步探索,也同樣認為台灣沒有真正的性教育,我們被教導的是一套「正確」而非實用、現實生活脫節的教育。或者有人乾脆回答他不知道,對不起。但是面對這個議題需要的不是一句對不起、我無法討論,而是針對自己的不知道做出更仔細的審視,我為什麼不知道,那我想知道什麼?如果我想知道而不知道,我去哪裡找資訊?我怎麼理解這些事情?


在台灣教育裡,如同張元老師在課堂上提到:「考試教導你要記住一些獨立、片段的知識,並教導你那是成功的方向。」然而,這樣做有什麼問題?面對性教育這樣需要實用知識的科目,這樣教導是不是遺漏了什麼?而我們該怎麼重新思考?我們要思考什麼?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演講-論文撰寫最佳拍檔

2014.4.24
EndNote X7+Word

台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李嫣紅

EndNote有芝加哥的註腳格式,把心力放在內容上而不是格式上。endnote是買全校版權,而如果在家裡使用,請記得用VPN轉換。Endnote的開啟很有趣,要先存檔,然後就會開啟。而每次新的library檔的時候,系統會新增一個同名的附屬資料夾。未來加入圖表,會出現在的附屬資料夾裡。而要跟同學分享的話,兩個都要給(存檔的(enl)和附屬的(.Deta))。而如果移除了原本的檔案,會有一個複製在附屬資料夾裡。

有工具列與群組區,中間是書目區,右邊是搜索的地方。右下角有個layout,把右邊關掉。最基礎的就是手動建立,點進newreference,再點進reference type選擇不同文本的類型,下方就會出現不同的東西,依照需求注入進去就好了。示範的是最常見的期刊,最基礎就是手動複製貼上。找出jornal artical,按下title,複製貼上。endnote要特別注意,endnote只能一個作者一行,必須按enter。如果姓放在前面,就必須打個逗點,而如果姓放在後面,就不用打逗點。有一個很特別,就是團體作者,如果是台大出版,編輯群是台灣大學,但是endnote會想到這是個團體作者嗎?它會很自然認為這是個名字。請在後面打上一個逗點,這個逗點的意思是說請「照錄」,不要做出變化。如果是像「[宋]蘇軾」,記得要在後面打上逗點,變成「[宋]蘇軾,」。

然後也可以加入全文,可以附件(file attachments),或者複製全文貼上。而且可以不只放全文,也可以放相似的文章(或者ppt、演講影音檔blabla),這裡不限檔名的。之後研究找相關資源非常方便,把自己原本的東西瞬間找出來。而且全文在開啟的時候可以做筆記。檢索功能:search panel,就可以找到東西(連註解都可以搜尋出來)。pdf檔跟隨librery,可以輕易檢索。research note:在此寫筆記--自已的關鍵字和註解。這些欄位都可以被檢索。figure是整理圖表,按又鍵,attach figure,或者複製貼上。接下來caption的欄位是要解釋圖說。但是endnote區分表和圖是檔名(excel or .jpg)。存檔是按右上方叉叉,然後按yes。不過,這樣的手動建立會覺得很麻煩。所以現在介紹最主要的輸入方式,那就是自動輸入的部分。

比如說我們到圖書館的網頁,電子資源的資料庫,進去ebsco,點進去之後,點去書目,旁邊有個export,第一個匯入選項就是endnote,書目資料就是會自動匯進來。但所有的資料庫一樣,沒辦法把全文抓進來,所以必須把全文資料暫存,然後再加進來。而新版的endnote有一個find full text,找網路上有沒有東西。但是如果台大沒有訂,它沒辦法抓全文,所以貼給你網址看你要不要購買。但是如果是中文就不要search,因為沒有檢索點,中文資料庫沒有DOI。所以中文資料只能複製貼上。

但有些資料庫沒做這麼好,沒辦法按匯出後就給你弄好。比如說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輸入後勾選,並沒有匯出的字眼,通常放在儲存或下載的功能底下,就有ENDNOTEk的選項,按輸出到本地檔。如果你發現它是一個txt檔,就不要先按開啟,暫存後回到endnote,按import後按開啟,把書目資料打開,把filter改掉(比較麻煩)。而圖書館有買匯入方式(可以參考怎麼做),要先來查這個網頁。按file,save後,filter才會存在endnote之中,按other filter,就可以找到你所新匯入的filter。

google學術搜尋,沒有endnote的選項,點入設定,點選「顯示導入」,按endnote儲存,不一樣的地方出現,就是每一筆底下都會有導入endnote,可直接按開啟。要跟大家提醒,資料庫是有過整理的,所以呈現出來的東西很漂亮,但是如果從google的話,匯進來的東西比較基本,就不會有摘要、關鍵字,所以還是用資料庫比較好。還有如果拿到的是西文的pdf檔,就先回到endnote,按import,點入你要的資料,開啟舊檔,選pdf檔後import,這筆檔案就能直接匯進來,有完整、漂亮的書目資料。這樣比較好,不要像一開始依樣笨笨的複製貼上。但有些匯進來很不完美,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是因為有些書目沒有DOI,或者沒有作登記輸入。而即便自動匯入很方便,但還是要檢查,因為要endnote裡面的資料格式要統一。

也可以在建立group的時候,建立一個smart group,建立檢索策略。(錄音一小時四十四分左右)如果有一篇文章是你從頭引用到尾,那麼它是不是一篇最重要的資料?所以就按group from group,然後按any,按and,就會出現關鍵文章。按右鍵可以選擇預覽,然後順序改變用滑鼠拖曳。

寫文章,開啟word檔,會出現endnote x7的功能。而歷史系的東西必須先到參考資料裡面,把滑鼠移到下面,選go to endnote,就會自動匯入裡面。反白的字是要用engnote修改。但是中文資料很奇怪,沒有用全形的逗點。內建的格式沒有中文格式,老師會寄給我們,拿到之後,打開來,按file,選save as,回到word,選style,選擇匯入的filter。可是中文符合,但西文就不符合,可是真的只能用一種格式,所以這時候怎麼辦呢?存兩種檔案(中文版和英文版),然後再看哪邊的資料多,就用複製貼上。而如果你有另外的參考書目,選擇格式,在edit按copy formatic,最後按貼上。endnote也可以做主題書單(喔喔!)

若是有問題,可以去參考圖書館的諮詢部落格裡,點進endnote主題。館員一對一幫你解決!

錄音檔案:https://www.space.ntu.edu.tw/navigate/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臺灣史書摘

                                    臺灣史書摘

課程:台灣史
學生:林意真
系級:歷史系二年級
書籍: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1]

摘要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總共分六章書寫,分別是導言;茶、糖、樟腦之出口市場分析;茶、糖、樟腦之生產分析;產銷組織與運輸;茶、糖、樟腦對臺灣經濟、社會的影響;結論。在導論的部分,林滿紅明確表示此書的目的是「透過茶、糖、樟腦的產銷分析,指出18601895年間臺灣社會在西方經濟力量滲入以後所發生的變遷。」[2]並且強調除了使用清代檔案與日治時期的調查報告,也使用像《海關報告》、《領事報告》等前人研究較少採用的史料,目的是做為這段重要時期的臺灣經濟史補充。[3]而每章會依據主題針對茶、糖、樟腦做歷史脈絡的陳述與分析,並在章結的後半做小結歸納。

        臺灣北部是世界主要的茶產地之一,出口以烏龍茶為大宗,主要輸往美國。早期因轉口需經廈門及香港,而與中國大陸形成重要商業網絡。在18601895年這段期間,茶[4]的出口價格不斷上漲,主要原因除了需求增加外,也和國際銀價貶值有關。又茶的出口量雖是三大出口產品中的第二位,但價格最貴,所以總體出口值是最大的。而政府分別在1871年與1887年,始徵收茶釐與茶關稅做為重要的歲入,並且提倡茶業,其中以修築新竹至基隆的鐵路為最重要,目的是以利茶葉直接從基隆出口,但是島內的主要運輸仍以傳統工具為主。[5]且因為經濟轉心逐漸轉往北部,政治中心正式移轉至此。[6]然而在這樣與西方接觸、政府鼓勵的環境下,茶的生產技術並未有大幅的改變,其中也只有多了「加工」(再製)的層次。而產銷組織的部分,不論是託運貨品、投資或者借款,華商在這茶貿易體系是逐年重要,外資反而越沒有關鍵性的重要。[7]

以糖來說,糖的產地廣闊,臺灣外銷以蔗糖為主。主要的出口地是中國及日本,開港後雖然洋行將糖的出口拓展至歐、美、澳等地,但到後期也未再出口。[8]糖的價格較茶、樟腦穩定、廉價,利潤也較少。但因種植面積廣大,外銷的出口量龐大,故出口值占第二。雖然開港,蔗糖生產技術仍低落,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怕轉型後造成大量失業,然而這減少了能夠帶動經濟的連鎖作用。且政府對於南部的建設較少,又加課糖釐、清丈土地等,造成南部的糖業受到打擊,出口值銳減。

        而樟腦的部分,臺灣與日本是世界最主要的產區。樟腦在1890年以前多為藥用,1890年後因塞璐珞的發明而開始大量使用。本來台灣的腦業價格一直受到日本操控壟斷,一直到1890年臺灣才重掌龍頭地位(被華商掌握)。樟腦價格的波動十分劇烈,會隨著許多非經濟因素(番亂等)而變動。且樟腦的生產技術十分初階,主因同上,是怕喪失市場和失業。

        總結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在1860年的開港帶來了經濟作物的轉型,從糖、米轉變成茶、糖、樟腦。外資的進入開始滲透到這些行業之中,並拓展市場,但是越到後期卻敵不過華商對這些產業的掌握。且即便是開港與西方經濟、技術接觸,也未將生產技術做大幅的改變,大多仍停留在傳統生產層面,改變的也只有運輸的部分改用輪船替代。政府和民間懼怕的是市場流失和失業,但這心態導致的是糖市場的沒落,而茶、樟腦因為較為台灣所專有,所以仍較蓬勃發展。

心得

        會挑選此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對於1860開港後的產業改變並不熟悉。只記得從「糖、米」出口轉變成「茶、糖、樟腦」的出口,背歷史像是在記口號,所以才決定從這本內容紮實的專書下手來補足這缺失的一塊。這本書是由作者的碩士論文改寫,並在這幾年被研究者大量引用,可以說是一本參考價值極高的專書。此外,內文有大量作者根據一手史料繪製的表格,供讀者可以做出口量、價格的清楚比較。且內文的書寫十分簡明,作者會在每個段落結束之處放上小結,以利讀者更快地明白整章的重點。簡明易懂、表格豐富、使用一手資料是這本書的特色與優點,適合作為對於這段時期產業發展的基礎入門。

然筆者認為,這本書雖基礎紮實,延伸性卻不夠。作者在導論言其書最主要的根據是《英國領事報告》等原始史料,但筆者在閱讀時卻只見其引用說明來加強自己的論點,但未見對《領事報告》的脈絡梳理。當然,這是一本臺灣經濟史的專著,但作者也在著作的導論說到此書目的是「透過茶、糖、樟腦的產銷分析,指出18601895年間臺灣社會在西方經濟力量滲入以後所發生的變遷。」依筆者對此句的認知,重點是著重西方經濟力量在滲入臺灣社會所發生的改變,所以對於這西方經濟力量的解釋與脈絡梳理應該是本書的重點,但筆者未見作者有專門討論此事。筆者也認為有一些基礎的知識在文章中不需要特別提到,比如說茶、糖、樟腦的製作過程,基本上帶過即可,應要把有限的篇幅放在有意思的、啟發性的討論,作為一本專書不免老生長談。

雖然筆者這樣批評這本書,但並不否認其價值,此專書還是給予了很多靈感來源。比如筆者之前參加歷史系所舉辦的工作坊,邀請了哈佛大學的涂豐恩學長為我們做世界史資料庫的解說,那時候他意外的提起自己最近的研究,是有關樟腦在十九、二十世紀的使用,以此回來看臺灣在世界史的位置。而他所拿起的第一本專書,就是林滿紅的這本《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1860~1895》,由此可見,即便這本書本身的延伸性不夠,但後來的學者根據這些基礎資料再做更進一步的延展與探索,這是筆者在閱讀這本書時所碰到的有趣故事。

而《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1860~1895》也做出了與先前研究較不一樣的說法、觀察與結論。首先就是使用史料的部分,使用了不少領事報告、海關稅務司的報告等,但筆者也在上面強調作者並未再針對這些資料做進一步的討論和整理,不過也因為這些資料之前鮮少被使用,作者書寫時可能也較無憑據,因此希望後世學者不只是引用林滿紅老師的資料,更可以接續著老師提供的資料往下探索。其實這也是自己對於做研究的期許,對於專書、資料,不單只是引用、加強論點、提供書目,而是以此做出發點重組成一個架構,又或者做為支點以提供重新看待這件事情的分析角度,這是筆者認為重要的一點。

再來就是有關於外資在此時期對茶、糖、樟腦的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提出「外資在各產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如想像中的重要。」[9]又言「但不論北部的茶、腦業或南部的糖業,外商均只在產品市場由外商初拓時較佔優勢,而後外商所開拓的市場隨即因本地人的優越經商能力,對本土人情的熟悉,較具機動性,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而使華商逐漸取代外商的地位。」[10]而這與筆者一開始認知的歷史有很大的不同,當然,筆者並不是要說高中所學習的歷史都是正確的,但是在文章的行文中遇到如「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等詞彙時仍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要做為作者個人的解讀,還是做為此時期的一個觀察角度。而且作者以這樣的論述做為她對於這時期的再思考,筆者覺得不妥也危險,而且立場較為單一。筆者為什麼這麼強調作者未對《領事報告》等資料做梳理一事,就是因為在沒有梳理的情況下,會導致論述的單一化。這也就是,以單一方的詮釋做為此時期某些行為的理解,而沒有更合理、說服人的說法與論點。筆者在進大學前曾聞,「歷史是一門自圓其說的學問」,對筆者而言,一段複雜組成而未明的歷史該有更縝密的討論,在論述上應該要再細分更多層次。但若是反問筆者該如何寫得更好、更深入,恐怕是筆者答不出也做不到的,也只能寫在報告以此反省警惕。另外,筆者在閱讀完《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1860~1895》後,能開始勾勒出當時候外資、政府、華商之間的角力,但這本書與其說是要重構出當時候的社會架構,不如說是一本作者試圖做出新意的書。作者把此時拉到經濟的角度下去檢視與書寫,翻查大量一手資料做為佐證,以表格做整理,也引過往的研究做為比照或加強論述,但是筆者不見與先前研究「對話」的部分。

先打住上述的文章,筆者來簡單重述這本專著的優缺點,以及自己閱讀時的收穫與障礙。這本書的優點有:一、行文用字明白清楚,以小節來區分主題下較細節的部分,在最後會下小結,使讀者清楚掌握作者論點;二、引用的資料多樣,註腳豐富;三、以經濟方面來看待這段時期,並整理大量統計圖表、數據表格,方便查找。而缺點有:一、1860-1895年這段相對複雜的時期,作者並未依史料做更多的發揮、延伸,且書寫與討論立場較單一;二、筆者不知是否是自己過於敏感的問題,認為作者的詮釋觀點與用字有點偏頗,做為一史學論著,似乎不該出現如此情況。而筆者在閱讀此書的最大收穫就是能夠獲取龐大的基礎資料,並且做為與他人討論的依據,比如說當時候涂豐恩學長問在座的各位誰能講樟腦的歷史,筆者幾乎是唯一清楚回答的人。筆者想,也許在作研究的時候,要先能問與回答簡單的問題,在這一部分搞懂後,再做深層探討與發問,否則基礎不穩固,自然也聽不懂或者無法理解更上一層的學問。而筆者在閱讀與書寫時的障礙就是這本專書的書寫與整理實在非常精簡,讓筆者在摘要時很傷腦筋,想辦法不與作者重複論述。因此才會看到筆者是以茶、糖、樟腦分別作論述,而不是像作者用生產技術做為一個主體將三者一起討論。

以上就是筆者對於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1860~1895》的摘要與心得。




[1]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市:聯經,1997
[2] 第一章〈導論〉,p.15
[3] 第一章〈導論〉,p.16
[4] 此時茶、糖、樟腦的價格也是不斷攀升p.40
[5] 其用意本是茶葉將不用透過廈門轉口至國外,但是仍取代不了。p.142
[6] 劉銘傳於1887年將巡府衙門設於臺北。
[7] 第四章,「產銷組織與運輸」,p.145「不論北部的茶、腦業或南部的糖業,外商均只在產品市場由外商初拓展時較占優勢,而後外商所開拓的市場隨即因本地優越的經商能利,對本土人情的熟悉,較具機動性,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而對外商有杯葛的現象,政府對外資雖表歡迎,但不夠保障。而使華商逐漸取代外商的地位。這些華商所擁有的資本包括大陸資本、本地資本或兼為陸資本與本地資本的買辦資本。」
[8] p.30-p.31
[9] p.145
[10]p.145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研究報告與寫作

課程:研究報告與寫作
學生:林意真
文本:Shakespeare in the Bush

這次的文本很有趣,作者是一個美國的人類學家,名叫Laura Bohannan,主要研究的是西非的Tiv部族。標題是寫下「莎士比亞在叢林裡」(Shakespeare in the Bush),副標則是寫下她在那裏被教導了《哈姆雷》的「真實意義」。簡而言之,她和她的英國朋友在爭吵美國人曲解莎士比亞這件事情,朋友主張美國人可以因為誤解細節而曲解故事的宏旨,而Laura則認為細節處會因為文化溝通、翻譯上而產出些微變化,但堅持人性絕大部分很相似,偉大悲劇中主要的情節與動機是可以普遍地被不同文化的人所理解 這爭辯沒有結論出現,於是他朋友拿給她一本《哈姆雷》,希望她能夠提升心靈層次以達到正確的解釋。而她帶著這本《哈姆雷》前往田野調查的所在地,卻意外地開啟了她的觀察。

從她的觀察和書寫當中,我們可以看到Tiv族對於《哈姆雷》故事的種種疑問,和他們怎麼進一步的用他們的方式完成這個《哈姆雷》的故事,並且得出最真實的意義。在Luara講故事的同時,他們不停打斷故事進行,加入自己的猜測和結論,讓故事變成了另一個模樣。故事裡的情節被他們一一質疑,包括對於死後靈魂的不相信、對於再嫁的支持、對於哈姆雷的對母親的態度不以為然等等,最後甚至得出哈姆雷的發瘋是因為被人下咒,而奧菲莉亞的死是她哥哥害的,為的是能把她的軀體賣給巫師。結尾的時候,作者引了老者和她說的話:「妳不是只在叢林裡閑坐,而是處在一群知曉事情和教妳智慧的人之中。」也就是,他們認為他們所詮釋的故事才是真正達到故事的真義。

從文章的故事來看,作者的朋友似乎是認為英國文化以外的人是無法理解的莎士比亞的真正的意涵,只有在進入莎士比亞書寫的文化脈絡中才能夠真正掌握故事宏旨。但是作者反駁這樣的說法,認為人性的普遍是能夠讓我們掌握故事透出來的精神,而不需要進入特定的文化脈絡中去理解。而且,這樣的不理解也是和文化有關,就拿本篇來說,Tiv族對於死後靈魂的困惑也來自於他們沒有這樣的觀念使然,他根本進不去原本故事所預設的架構之中(死後有靈魂)。對Tiv族來說,死後沒有靈魂是理所當然的,而對寫下這篇故事的莎士比亞來說,死後有靈魂才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這樣兩方文化不相同、兩者的「理所當然」碰撞在一起時,自然會產生文化交流上的溝通不良,也就是會「聽不懂」。所以在這樣「不懂」之下,Tiv必然得做出解釋,來說明事物發生的合理性,對他們來說,是為了完成這個故事,而對於另一方來說,卻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誤解。

但是,若我們細看Tiv族演繹的《哈姆雷》版本,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對於這個故事的詮釋串連著他們對於生、死、婚姻、巫咒等等的看法,在故事裡反映出來,並且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怎麼樣展現這些議題、怎麼詮釋、贊同或者困惑。當我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是我看過第一篇由人類學家寫的故事這個像個故事。」我雖然知道誰是觀察者,誰是被觀察者,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沒有感覺到那不對等的地位,我看到這群人他們和作者是站在相同的地位上,都是「說故事者」。回到一開始作者為什麼講《哈姆雷》,是因為老者要求她講故事,作者一開始還不願意,因為講故事的人是非常厲害的,而會講故事的是這群Tiv族的人,而不是她。但是老者也說了,如果不講故事,那他們也不必再講故事了,而且要求她在講故事的時候需要做出解釋,就像他們會向她對每個故事做解釋一樣。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作者的身分是個人類學家,但是在這個情景下,她成為了Tiv族的說故事者,所以兩方是互相觀察、傾聽的。這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似乎是提到了1960年代人類學的革新,在講人類學不該只是分客體、主體然後做觀察,而是應該是對方都是主體、彼此觀察,我看了這篇文章寫成的時間:1966年,我在想這之中也許有點關聯。

臺灣史

                                    臺灣史書摘

課程:台灣史
學生:林意真
系級:歷史系二年級
書籍: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1]

摘要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總共分六章書寫,分別是導言;茶、糖、樟腦之出口市場分析;茶、糖、樟腦之生產分析;產銷組織與運輸;茶、糖、樟腦對臺灣經濟、社會的影響;結論。在導論的部分,林滿紅明確表示此書的目的是「透過茶、糖、樟腦的產銷分析,指出18601895年間臺灣社會在西方經濟力量滲入以後所發生的變遷。」[2]並且強調除了使用清代檔案與日治時期的調查報告,也使用像《海關報告》、《領事報告》等前人研究較少採用的史料,目的是做為這段重要時期的臺灣經濟史補充。[3]而每章會依據主題針對茶、糖、樟腦做歷史脈絡的陳述與分析,並在章結的後半做小結歸納。

        臺灣北部是世界主要的茶產地之一,出口以烏龍茶為大宗,主要輸往美國。早期因轉口需經廈門及香港,而與中國大陸形成重要商業網絡。在18601895年這段期間,茶[4]的出口價格不斷上漲,主要原因除了需求增加外,也和國際銀價貶值有關。又茶的出口量雖是三大出口產品中的第二位,但價格最貴,所以總體出口值是最大的。而政府分別在1871年與1887年,始徵收茶釐與茶關稅做為重要的歲入,並且提倡茶業,其中以修築新竹至基隆的鐵路為最重要,目的是以利茶葉直接從基隆出口,但是島內的主要運輸仍以傳統工具為主。[5]且因為經濟轉心逐漸轉往北部,政治中心正式移轉至此。[6]然而在這樣與西方接觸、政府鼓勵的環境下,茶的生產技術並未有大幅的改變,其中也只有多了「加工」(再製)的層次。而產銷組織的部分,不論是託運貨品、投資或者借款,華商在這茶貿易體系是逐年重要,外資反而越沒有關鍵性的重要。[7]
以糖來說,糖的產地廣闊,臺灣外銷以蔗糖為主。主要的出口地是中國及日本,開港後雖然洋行將糖的出口拓展至歐、美、澳等地,但到後期也未再出口。[8]糖的價格較茶、樟腦穩定、廉價,利潤也較少。但因種植面積廣大,外銷的出口量龐大,故出口值占第二。雖然開港,蔗糖生產技術仍低落,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怕轉型後造成大量失業,然而這減少了能夠帶動經濟的連鎖作用。且政府對於南部的建設較少,又加課糖釐、清丈土地等,造成南部的糖業受到打擊,出口值銳減。
        而樟腦的部分,臺灣與日本是世界最主要的產區。樟腦在1890年以前多為藥用,1890年後因塞璐珞的發明而開始大量使用。本來台灣的腦業價格一直受到日本操控壟斷,一直到1890年臺灣才重掌龍頭地位(被華商掌握)。樟腦價格的波動十分劇烈,會隨著許多非經濟因素(番亂等)而變動。且樟腦的生產技術十分初階,主因同上,是怕喪失市場和失業。

        總結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在1860年的開港帶來了經濟作物的轉型,從糖、米轉變成茶、糖、樟腦。外資的進入開始滲透到這些行業之中,並拓展市場,但是越到後期卻敵不過華商對這些產業的掌握。且即便是開港與西方經濟、技術接觸,也未將生產技術做大幅的改變,大多仍停留在傳統生產層面,改變的也只有運輸的部分改用輪船替代。政府和民間懼怕的是市場流失和失業,但這心態導致的是糖市場的沒落,而茶、樟腦因為較為台灣所專有,所以仍較蓬勃發展。

心得

        會挑選此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對於1860開港後的產業改變並不熟悉。只記得從「糖、米」出口轉變成「茶、糖、樟腦」的出口,背歷史像是在記口號,所以才決定從這本內容紮實的專書下手來補足這缺失的一塊。這本書是作者的碩論改寫的,並且這幾年被大量引用,可以說是一本參考價值極高的專書。此外,內文有大量作者根據史料繪製的表格,供讀者可以做出口量、價格的清楚比較。且內文的書寫十分簡明,並在每個段落結束之處放上小結,以利讀者更快地明白整章的重點。簡明易懂、表格豐富是這本書的特色與優點,適合作為對於這段時期產業發展的基礎入門。
而此書也對比先前的研究做出不同的看法,其中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作者表示此時開港後期外資對於產業的涉入與掌握並沒有華商那麼深。第六章的部分明說:「在商權方面,由於市場多由外商開拓,所以茶、糖、樟腦業在市場初拓時,主要商權均操於外人手中。但國人因本身也有優越的經商能力,生活節儉,經營成本較低,在自己的鄉土經營產業……很快就跟進且利用外人所開拓的市場。」[9]但是有些地方我仍不是非常明白,故在此提出我的疑問。
       



[1]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市:聯經,1997
[2]第一章〈導論〉,p.15
[3]第一章〈導論〉,p.16
[4]此時茶、糖、樟腦的價格也是不斷攀升p.40
[5]其用意本是茶葉將不用透過廈門轉口至國外,但是仍取代不了。p.142
[6]劉銘傳於1887年將巡府衙門設於臺北。
[7]第四章,「產銷組織與運輸」,p.145「不論北部的茶、腦業或南部的糖業,外商均只在產品市場由外商初拓展時較占優勢,而後外商所開拓的市場隨即因本地優越的經商能利,對本土人情的熟悉,較具機動性,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而對外商有杯葛的現象,政府對外資雖表歡迎,但不夠保障。而使華商逐漸取代外商的地位。這些華商所擁有的資本包括大陸資本、本地資本或兼為陸資本與本地資本的買辦資本。」
[8]p.30-p.31
[9]p.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