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現代詩

20160615

托爾斯泰:「如果人活了一百年,都沒有感覺,那他活著,和沒有活著,有什麼差別?」之所一天算是過了一天,是因為你有對那一天特別的感受、經驗。我們的教育有個危險,就是以功能為主,喪失生活為生命的滋味。藝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喚醒被功能化的人生,真正的生活和生命的體驗。

現代詩不一定要達到某種意義、啟示或轉折。

方莘,《膜拜》〈月升〉

黃昏的天空,龐大莫名的笑靨啊
在奔跑着紅髮雀斑頑童的屋頂上
被踢起來的月亮
是一支剛吃光的鳳梨罐頭
鏗然作響。

當這事跟別的事物有了距離,那麼就會有別的感覺出來,因為有了想像的空間。
詩,可以表達對於生活的意義。在美一剎那可以品味、感受到,那麼那就是一個美好的生命。

黑澤明《生之慾》

期末襖:
三類詩歌--
(一)自我認同(如紀弦、周夢蝶)
(二)愛情經驗(夐虹)
(三)軍旅戰爭(商禽、楊喚、洛夫)
自由地挑兩類加以討論,每類至少挑一首詩

試就本學期所授的作品(詩歌+ceiba)讀了最有感覺(好惡皆可),選擇一首以上加以討論(但第二題所選的詩不可以和第一題所選全部重複)

(開書考!)

林煥彰,〈讀牆〉

一、 每天,我都到那裡去讀牆
──一截時間之書的殘頁
很是奧義。(*奧義書)
石灰都已脫落
牆面都已斑駁
時間,時間
就是這樣的容顏嗎?
而我常和你擦身而過
卻未曾深識,祢那額上蝕刻
鐘鼎的文字……

二、
夜晚,我已讀過
而牆猶是一頁晦暗的天空,星光
星光總隱在無望的眼瞼之後
除了祢,我該向誰問話?
偉大常因謙虛
岩石常因緘默
則我,已開始向你學習──

三、
扉頁終要翻過,雖則
陽光是一篇很好的序文
也要翻過
早晨,我就這樣停在最難懂的地方
而牆該為著自衞,還是
為著囚禁?
很久很久
即因這樣的一頁
我不敢翻過

我們或多或少有自己建構的牆,是為了護衛呢,還是...?


楊喚,詩的噴泉十首

楊喚,〈黃昏(詩的噴泉之一)〉

壁上的米勒的晚钟被我的沉默敲响了,
骑驴到耶路撤冷去的圣者还没有回来。(*聖者:耶穌)

不要理会那盏灯的狡猾的眼色,
请告诉我:是谁燃起第一根火柴?(但這根火柴是消耗掉了)

楊喚即使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沒機會去歐洲看各大美術館,但是他努力吸收知識、勤看畫片。他寫這首詩的時候,二十幾歲,跟各位一樣。

p.s. 即使你跌倒了,在沒有撿到好東西之前,不要爬起來!

〈路(詩的噴泉之二)〉

车的轮,马的蹄,闪烁的号角,狞猎的旗,
不疲惫的意志是向前的。

为什么要抱怨那无罪的鞋子呢?(你要不要繼續走,和你要走下去的意志有關)
你呀!熄了的火把,涸池里的鱼。(水是意志,魚是行動)


*老子:「強行者有志」。最重要的是向前的意志。

〈期待(詩的噴泉之三)〉
每一颗银亮的雨点是一个跳动的字,
那狂燃起来的闪电是一行行动人的标题。

从夜的槛里醒来,把梦的黑猫叱开,
听滚响的雷为我报告晴朗的消息。


夏季,詩的噴泉之五

白热。白热。先驱者的召唤的声音。
下降。下降。捧血者的爱情的重量。

当凤凰正飞进那熊熊的烈火,
为什么,我还要睡在十字架的绿荫里乘凉。





飞进印度老诗人的诗集,跳上波斯女皇的手掌,(意指海亞姆的《魯拜集》)
我呢?沉默一如哑者,愚蠢而无翅膀。

阿里斯多芬曾把他的憧憬携入剧场,
法郎士的企鹅的国度却没有我泊岸的港。(法朗士,《企鵝島》)


 日记

昨天,昙。关起灵魂的窄门,
夜宴席勒的强盗,尼采的超人。

今天,晴。擦亮照相机的眼睛,
拍摄梵·谷诃的向日葵,罗丹的春。


楊喚,《我是忙碌的》

我是忙碌的。
我是忙碌的。
我忙於搖醒火把,
我忙於雕塑自己;
我忙於擂動行動的鼓鈸,
我忙於吹響迎春的蘆笛;
我忙於拍發幸福的預報,
我忙於採訪真理的消息;
我忙於把生命的樹移植於戰鬥的叢林,
我忙於把發酵的血釀成愛的汁液。
直到有一天我死去,
像尾魚睡眠於微笑的池沼,
我才會熄燈休息,
我,才有個美好的完成,
如一冊詩集;
而那覆蓋著我的大地,
就是那詩集的封皮。

我是忙碌的。
我是忙碌的。
現代詩也充滿意志、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也是自我認同。

風景畫

20160615

貝里尼是在教廷需要信徒回來的需求下,重獲教宗Innocent的讚賞。他知曉教宗與教廷需要美麗的大型藝術品來使教徒受感動、了解天主教的好,因為當時候新教的勢力非常大。但當時天主教廷並不是不知道他們的強項是什麼,就是藝術文化。比如貝里尼做的噴泉,即使不識字的人也可以被強烈吸引。而貝里尼是如何打開人們的藝術直覺呢?
貝里尼用磐石的基座,撐起方尖碑(piazza san pietro),基督教是比埃及文化還久遠。


四河噴泉

那為什麼當時連教宗對埃及文化感興趣?對於象形文字感興趣。那他們為什麼對這些文字感興趣?因為這些文字看起來像是密碼,那是紀載宗教不可知的神祕的文字。這就是為什麼埃及文化會跟當時候新柏拉圖主義有關,是因為後者也有點神祕主義色彩。但是這樣的狂熱,並沒有有助於對埃及文化的了解。除外,象形文字翻譯也是錯的,事實上古埃及的文字也包含表音文字(可以看到中國如此努力要與把埃及和自己的文化靠攏)。

西方開始對埃及、中國的研究,是從Athansius Kircher出發,而這很麻煩,因為這是從天主教出來的,對世界上其他文化解釋的架構。(後來該研究者的研究被證實是荒唐、不符事實)

但為什麼我們要來了解四河噴泉?你能講出比較完整的脈絡嗎(HOW & WHY)?
當時候為什麼教廷需要這個噴泉?因為他想盡辦法要大家認同,所以這是非常教廷本位的。但是對於世界的新的局勢,思考點在於能提供一套說得通的系統,使信徒接受。這是一套很刻意操作的詮釋系統,因此是擷取所需要的角度,加以雕塑。
Kircher甚至影響了耶穌會航行到遠方實紀錄的基礎,我們必須aware自己所知的,並沒有比他們進步許多。

我們應該要跳出以自己為本位,以為可以解釋世界的歷史觀思考方式(這是霸權者的歷史觀),我有主體性和把自己看做世界中心是兩回事。走到二十一世紀,作為一個小國,我們更加要aware。很多事物在被簡化的版本裡,被犧牲掉。我們今天會更在乎的是,如何更真實、多元的,以事情原來的樣貌,理解各種歷史。要注意,這套以自我為本位的架構、歷史詮釋,不只是西方,甚至在中國也有的。那在十七世紀的世界裡,為什麼羅馬要說話那麼大聲?因為那時候羅馬是在存亡之秋。大家要反向過來去看。跟我們這堂課結合在一起,是貝里尼如何把洪荒時代的想像,帶進理性規畫的忽視裡,有興趣可以深究,這樣的一種蠻荒的、大自然的意象,除了聖經隱喻的意涵之外,在當時他們對於洪荒世界、原始世界的了解有沒有一些關聯。我們要去想像,哥倫布帶回來的大量美洲報告,包含了很多原始的事物。城市文明原本是對立於未被馴服的大自然。